第三十一章 楊梅詩會(一)(1 / 2)

與首輔秉燭長談後,錢進應邀留宿李府。

翌日清晨,李首輔早早的就去赴朝會去了,隻留了一張字條,上麵單寫了一個“等”字。

錢進心中了然。昨夜提起海禁之事,首輔隻說需要一個契機。錢進思量了一下,這事若是能在朝堂之內解決,也不會等到現在了。想必首輔也希望東南沿海一帶的局勢出現一些變數,他才好借機在朝堂之上發揮一下。

歸根結底,朝堂裏的大人們早習慣了萬方來朝,對這小小倭寇自然是沒放在眼裏。若不流點血,又怎麼能夠痛醒他們?隻是,上位者們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卻不知要死傷多少百姓。

錢進搖了搖頭,心說自己心腸太軟,或許根本就不是當政客的料。

…………

回到四合院,錢進聽得金台明正領著李良兄妹倆晨讀《千字經》,不由會心一笑。本來他還想跟金台明商量一下給李良兄妹倆啟蒙的事,沒想到他自個主動把這事擔了。

錢進索性立在門口聽了會。

李良以前讀過一年私塾,念的還算順溜,咬字也挺準。李香的聲音奶味很重,經常把“zhi”讀成“zi”,聽起來倒是別有一番韻味。

聽了半刻鍾,錢進忍不住笑出了聲。院子裏三人也朝門口望過來。

見是錢進,李香早已按捺不住撲過來,親熱的叫著“哥哥”,眼睛則眼巴巴的望著錢進兜裏。

錢進無奈的搖搖頭,從兜裏掏出兩串紙包好的糖葫蘆,兄妹倆一人一串,笑道:“我連你寶兒姐姐都沒這麼寵過,真是怕了你了。”

“錢老弟回來了。”金台明打了個招呼。

“嗯。金兄,有勞了。”錢進抱拳說道。

“左右無事。我看他倆都是好苗子,日後成了才便是我的開山弟子。”金台明笑道。

“花姐呢?”錢進沒見到蠶娘,總感覺院子裏少了些什麼。

“到坊市買裁衣的工具去了。”金台明答道。

“哦?花姐倒是爽利。”他前兩日才提起這裁衣店的事,沒想到花姐對這事這麼上心,看來自己也要加緊物色個商鋪了,衣服式樣也要趕緊畫出草圖來。

錢進正準備回屋,將院子留給金台明他們讀書。

這時,金台明從袖中掏出一封請帖遞過來,說道:“廖兄派人送過來的。”

錢進接過一看,這請帖製作精良,正麵居然還燙了金,說的是三日後在城西聽風小築有一場楊梅詩會,單單請了錢進一人,末尾署名是‘雅閣居士’。錢進並沒聽說過什麼雅閣居士,但看那帖子上的字體娟秀,想必也是個文人。

“廖兄人呢?”

“來送帖子的是名下人。”

“他現在倒是好大的架子。無妨,三日後金兄與我同去,且看看他得了功名之後是否還記得同鄉之誼。”錢進是真的有些惱怒了。

殿試之前,廖東臨便是四合院的常客,他們三人喝酒吃火鍋好不暢快。沒想到他中了榜眼之後,架子反而大了,送個請帖都由下人跑腿。

金台明揮了揮手,有些黯然的說道:“老弟自去便是,本來我便不喜這種場合。再說我一舉人而已,怕是辱沒了他。”說罷,便獨自回房去了,隻留了個蕭瑟的背影。

錢進知道他因廖東臨的事傷了心,便不好再勉強的。

這時,旁邊一直坐著的李良懵懂問道:“哥哥,先生怎麼啦?”

“先帶妹妹去玩吧,今天先生隻教這麼多。”錢進拍了拍李良的頭,說道。

李良“哦”了一聲,卻並沒有如往日一般歡呼雀躍,隻牽了妹妹的手往裏屋走去,估計剛剛的談話他多少聽明白了些。

錢進心有所想,於是叫住李良問道:“想不想吃楊梅?”

李良並沒有表現出期許的樣子,顯然不知楊梅是何味道。這也難怪,楊梅生在南方,北方人想吃新鮮楊梅,得快馬加鞭送過來,尋常人家斷然是吃不起的。

“好吃嗎?”李良奇道。

“保準你吃了還想吃。”錢進想起那酸酸的感覺,不由渾身激靈了一下。

…………

快到晌午的時候,蠶娘提著一個藍布包回來。見到錢進,生怕把這位祖宗餓著了,於是忙不迭的又去灶房準備午飯。

錢進則幫著生火,一邊往灶房裏麵添柴,一邊盯著蠶娘,如癡如醉一般。蠶娘被盯得心裏發毛,不由嘀咕道:莫非老爺的魔怔又犯了?

用過午飯,蠶娘正要準備收拾碗筷,錢進二話沒說就牽著蠶娘的手到了她的閨房。

蠶娘見自家老爺今日大不一樣,一雙賊眼老盯著自己身上瞧,眼下又是孤男寡女共處一室,她的心房跳動得厲害,臉上也早已飛滿紅霞,兩隻手擺弄著自己的兩個辮子。她暗暗打定主意,左右自己已經是老爺的人,若是等下他想要了自己,便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