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錢進的報恩(1 / 2)

三天後的清晨,金台明在大夥依依不舍的目光中登上了南下的馬車。錢進因為要上早朝,未曾送行。

昨天退朝後,他瞅著一個機會跟皇帝說要從文淵閣借些書回去看。

按皇帝的話來說:“朕富有海內,些許幾本書算什麼,直接送得了”。於是錢進在文淵閣的藏書庫一陣搜羅,找了200本野史外傳出來,裏麵還有一些外頭難得一見的孤本。

金台明有了這些書比撿了金元寶還高興,臉上那哀怨的表情終於不見。

美中不足的是,雲老爺子因為三女兒一直杳無音訊,無心押鏢,指派了一位二當家的護送金台明。

錢進仍然有些不放心。金台明是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身邊又帶了這麼多銀兩,若是路上遇到強人隻怕會害了他。於是,他又修書一封給了鎮海衛的餘大友,請他路上幫忙照應。

金台明走後,四合院似乎少了些熱鬧,尤其是李良變得沉默寡言了一些。錢進自從把他兄妹倆從山東領回來之後,便一直沒怎麼管過他們,平日裏都是蠶娘照看。蠶娘離去之後,又是金台明管他們的功課,閑時便帶著他倆走街竄巷,好不快活。

錢進隻好跟寶兒說好話,請她教李良兄妹倆的功課。寶兒的學識教兩個小孩自然是沒得說的,就怕她年紀太小沉不住氣。結果寶兒一口就答應了。細細一想,原來寶兒對京城尚未熟悉,又沒什麼玩得來的好友,正好可以籍此打發時光。

他之前想當然的以為女孩子都喜歡衣服布料,便帶她去過幾次花間坊,又把那些衣服圖樣全部給了她,希望她以後可以幫自己執掌花間坊。可寶兒偏偏不好這口。好說歹說幾次之後,錢進便淡了這個心。

…………

金台明走後的第三天,錢進上完早朝之後便跟皇帝告了個假。按理說他這個天子侍講是要一直跟在皇帝身邊的,除非皇帝有什麼私事要辦。所幸皇帝年紀尚淺,不喜歡一大幫人跟在屁股後麵,便欣然同意了。

出了承天門之後,錢進直奔兵部而去。

丁偉已領著十來個壯漢在兵部大門附近等候,旁邊還停著五輛黑布裹著的馬車,裏麵裝的全是有間酒坊調配的勾兌酒。早上出門的時候,錢進還特意囑咐了一下丁偉,兩人約好會麵的時間,以免去的早了被有心之人看見。

見到自家老爺,丁偉上前行了一禮,說道:“老爺,東西都已經準備妥當。”

“嗯,你在此稍等片刻。等下我叫你時你再進來。”錢進嘴裏吩咐著,人已經走到兵部大門口。

“兩位差哥,觀海城錢進特來拜見丁尚書,煩請通報一聲。”錢進衝門口那兩位孔武有力的兵士說道。

那兩位兵士對視一眼,又將錢進渾身上下打量了一下。其中一人說道:“丁尚書早有話遞出,若是錢侍講來了便直接放行,請隨小的來。”

不得不說,六部的建築格局差不多,都以木結構的樓閣為主。兵部這裏有主副樓閣十來間,穿過兩道大門後便到了兵部議事大廳。那名兵士領著錢進到了門口便打住了。

“錢侍講,丁尚書就在裏麵。小的就此告退。”

“有勞。”說話間,錢進不動聲色的塞給他二兩銀子。那名兵士得了銀子是自然喜不自禁的離去了。

此刻,議事大廳裏麵熱鬧非凡。

丁尚書正端坐在廳內一張太師椅上,老神在在的聽著十來名全身戎裝的軍官爭吵。細細一聽,爭吵的主題原來是為了今年漕糧的分派。起因無非是今年北運的漕糧短了一個月,京營和九邊重鎮的軍官又都不願意自家吃虧。

約摸兩刻鍾後,議事廳裏麵停止了爭吵,眾位軍官似乎已經達成了某種默契。緊接著,那些軍官們也沒有多呆,一個接一個的從議事大廳出來。錢進略微掃視了一下,發現全是生麵孔。

經過錢進身邊的時候,那些個軍官看著他穿著身綠袍,有輕蔑一笑的,也有眼神帶著挑釁的。錢進一概置之不理,直接步入議事大廳,對仍然端坐的丁尚書行了一禮:“下官錢進,拜見丁尚書。”

那些個沒有走遠的軍官聽得錢進的大名,不由暗自慶幸適才沒有做得太過分:差點就得罪陛下跟前的紅人了,人家將來說不定動一動嘴皮子就能讓自己吃盡苦頭。

丁尚書點了點頭,吩咐人給他看座、上茶。

其實,剛才與眾將議事的時候丁尚書便已瞧見錢進,本來一盞茶能解決的問題,他硬是拖了兩刻鍾,也是想看看錢進的心性如何。如今看來,這年輕人倒還算沉穩。想到這兒,丁尚書佯怒道:“本官還以為你打算一輩子不進我兵部的大門了。”

錢進見慣了這些大員們先聲奪人的技倆,也不點破,甜甜笑道:“這些日子晚輩俗務纏身。這不,剛一得空晚輩便來拜見了,還準備了二百斤好酒孝敬您,就在大門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