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天後,山東威海衛附近的一座小漁村。
這裏隻住了十幾戶人家,村裏人平時以出海打漁和曬鹽為生,平日裏也很少跟外人來往,日子過得倒也祥和。
就在今日早晨,一條海船駛進了小漁村的簡易海港。這是一條戰船,長約四丈,木結構,掛的是二桅硬帆,船身上開了二十多個炮口。
這條海船拋錨停靠了半日,卻並無一人下船。村民們從沒見過這麼大的船,因此有不少村民圍觀指指點點。
太陽快西斜的時候,一名華服青年走到船舷邊上,掏出一支望遠鏡朝不遠處的官道上張望,似在等什麼人來。
此人正是錢進在京城偶遇過的蘇文盛,不過自從那次相遇後,此人便如石沉大海一般,不曾想今日卻在這裏出現。
又等了半刻鍾左右,三裏開外的官道上影影綽綽行來一隊人馬,蘇文盛不由大喜過望。他一聲令下,便有兵士放下繩梯,緊接著四五十名兵士魚貫下船,並按隊形排好。整個過程幹淨利落,排好隊形之後也無一人敢出聲,顯然他們迎接的是非常緊要的人物。
等那隊人馬走近,眾人才瞧清楚這隊車馬的裝扮。
打頭的是兩輛四匹馬拉動的馬車。整個車廂全部蒙著厚重的黑布,也看不清裏麵的狀況;尋常人家的馬車車輪全部都是木結構,這兩輛車的車輪卻是精鋼打造而成。馬車前後有二十多名白衣女子拱衛,個個頗有姿色,不過都是一臉肅殺之氣,每個人背上都背著一柄長劍。
到了海邊之後,趕車的馬夫長“籲”了一聲,將馬車停住。緊接著,一名青衣女子掀開黑布,從馬車上跳將下來。細細看去,這名女子身量婀娜,雙眉若黛,一雙美目顧盼生輝,盡管麵上蒙了一層素紗,但依然遮擋不住她冷豔的氣質。
見到青衣女子下了馬車,華服男子連忙迎上去,躬身說道:“靜公主,一路辛苦。”原來這蘇文盛一直等候的便是明王之女靜公主。
自夜襲鎮撫司之後,靜公主便如人間蒸發一般,再也尋不著她的蹤跡。不曾想,十來天後她居然出現在八百多裏外的威海衛。
聽得蘇文盛問候,靜公主隻微微點了點頭,一雙美目卻將所在之處查探了一番,確認沒有危險之後,她才緩緩說道:“來的時間挺準,你這趟差事辦的不錯。”
蘇文盛正待回話,靜公主已行至後麵那輛馬車處,躬身說道:“舒老,海港已經到了,請您上寶船。”
幾息過後,一名蓬頭垢麵的老者從馬車裏鑽了出來。略一看去,這名老者已經六十多歲,身上的衣服破爛不堪,頭發散亂,似乎有幾十年沒洗過澡了,唯有一雙眼睛炯炯有神。
老者下了馬車之後,深吸了幾口氣,緊接著他徑自走到旁邊一名白衣女子跟前,將其一把攬入懷中,哈哈笑道:“二十年了,老夫終於出來了,這感覺真是美妙啊。”白衣女子雖然不喜,卻知道老者是公主看重的人,於是隻得任其胡作非為。
蘇文盛見老者舉止放浪,不由皺了皺眉。他瞅了瞅靜公主的神色,小心說道::“公主,諸事已畢,不如上船吧?”
“陳雄已經出發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