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軒苦笑了一下。不錯,這問題就出在安清瑤身上,而且還正如景玉所說的那樣。
原本父親大怒,怒氣之下又有些擔心正德帝的怒火,沒少在後院發脾氣,那些個寵妾也好,通房丫頭也好,一時間都收斂了許多。
連帶著他母親都輕鬆不少,不,應該是那幾天是他母親在這安國公過得最舒心的幾天了!
因為安清瑤,安國公連一同前去南陽公主詩宴的姐姐妹妹們都關了禁閉,其中還有一個是他最寵愛的姨娘的女兒。
反倒是他母親,因為他被正德帝嘉獎的緣故沒有被遷怒,反而在那陣一反常態和和母親恩愛了起來。
可是,連他都能看得出裏麵有多少虛情假意和不滿,他母親和安國公生活了這麼多年又怎麼看不出來呢?
隻是對於他母親來說,父親的態度如何早就已經不重要了,如今接著她兒子出息揚眉吐氣了一會,她自然是好好把握。
安國公沒有意見,連帶著那些庶女們和安清瑤的處置權一並交給了他母親。
好景不長,安國公沒多久就故態萌複,隻是引著之前詩宴的教訓,到底是對後院的那些姨娘侍妾們心中有了芥蒂,連日來尋花問柳都是和著那些狐朋狗友外出鬼混,好了沒幾天的安國公府又是這樣了。
不過這次好歹後院清淨多了,他母親也就省心不少。
但凡事都有例外,這安清瑤就不是個省心的,哪怕是有了皇上的旨意被禁了足。
安清瑤這次惹的禍不是一般的禍,往小了說那是不自愛,小小年紀未出閣就知道打扮的想那煙花之地的女子勾引男人,鬧出了一出落水事件不說還順帶惹惱了皇上!
往大了說那就是安國公府治家不嚴,不會教養,又蔑視朝廷聖上!
無論是哪個,見微知著,有了安清瑤這麼一個先例,安國公其餘的女眷名聲恐怕是都毀了!
安軒的母親因著安國公的緣故對於那些什麼女眷並不關心,左右不是她的女兒,而且平日裏她們的好娘親可沒少給她添堵,嫁不嫁的出去實在是無關緊要!
可一牽扯到安國公府可就不行了!再怎麼說她也是要臉麵的,退一萬步講,安國公的那些個庶子們都上不得台麵,她兒子安軒不受他寵愛又能怎樣,她外家也不是吃素的,也就是說著安國公府早晚是她兒子的東西,那名聲不好那還了得?
尤其是還得罪了聖上,還抄襲!
這日後安軒入了朝文武百官們又該如何看待他,抄襲!這放在哪朝哪代都是不受歡迎,這可倒好,要是這事傳出去,安軒還要不要再朝中做人了!
安國公夫人可真真的是恨毒了安清瑤!
幸好安軒獻詩有功,又在正德帝麵前露了臉,不然說不準安國公夫人會不會一怒之下提劍一下子砍死安清瑤。
饒是如此,安國公夫人卻不打算讓安清瑤好過,再加上安國公的默許,安清瑤在府裏的地位一落千丈!
想這種大門大戶的人家,下人們哪裏不是個人精,看著安清瑤倒了黴,可不就一個勁的暗地裏磨搓她嘛!加上安國公夫人不待見安清瑤的消息傳了出來,更有人特地為難安清瑤來討好夫人和安軒。
當然,別忘了這被禁足的可不隻是安清瑤一人,當日去南陽公主府詩宴的所有女眷出來安國公夫人以外全被安國公一句話給禁了足,連那個最受寵的姨娘求情都沒用,反而是被安國公打了一巴掌,這下子,她們那能咽下這股氣!
若不是安清瑤,她們又怎麼能受著無妄之災!
於是,整個府裏的小姐姨娘們就開始了針對安清瑤的過程。
安國公夫人樂見其成,本來這事情就不需要她動手,略微挑撥一二就可以坐山觀虎鬥,萬一出事了還能把自己給摘出去。
也該著安清瑤倒黴,被禁足了不說,還得遵旨抄寫那些個女訓女誡!
這可苦了安清瑤,本來她穿越前就是給肚子裏沒有幾滴墨水的宅女一枚,別說是毛筆字了,就連鋼筆字都寫不好!
哪怕是繼承了原主的記憶也根本沒用,要是原主有那等才識,就犯不著那自己的命去設計一場落水事件來博得關注了。
無奈之下,也為了今後的打算,安清瑤咬了咬牙拿了點值錢的東西和係統換了寫毛筆字的能力。
隻是這樣倒也罷了,安安分分的抄寫不出門,說不定哪天安國公府裏的人就把她拋在腦後。
可偏偏這個時候,又從她那裏傳出了什麼人人平等的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