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卷 第八十三章 大皇子景坤(1 / 2)

轉眼就是入冬。

算起來,景玉已經在邊關呆了四個月,今年雖是旱災,但是因為有著景玉之前的滅蝗舉動,百姓損失竟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的重,自然,也沒有發生朝中人所擔心的民變。

原因無二一來百姓們尚未到活不下去的地步,因為旱災的緣故,正德帝已經減免了災區的賦稅,百姓們尚有去歲的餘糧支持,日子雖然難過了寫,可總也好過顛沛流離,背井離鄉。加上景玉又是坐鎮於此,當地官員哪個敢陽奉陰違,別說貪墨了,一個個都巴不得將家裏閑置的東西捐贈出去,在長公主殿下麵前賺一個好名聲。

這二來嘛,就是景玉充分利用了那些無家可歸的災民。

雖然是無家可歸可憐的很,但是官衙也不能白養著你不是?因此但凡是需要救濟的百姓,藍玉辰都安排了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計。

並且,除去賺夠溫飽,你還可以多做一些來賺些錢補貼家用。

這可比一味地讓百姓們服徭役有用的多了,因為利益驅使,幾乎是每一個人都拚命的幹活。

這裏麵當然有些個渾水摸魚之輩,可是工錢都是按人頭計算的,這些災民們本來就是吃不飽穿不暖,哪裏還能有這些多餘的東西來讓他們渾水摸魚,占了自己費時費力做的東西。

僅僅一天下來,那些個渾水摸魚之輩就被排擠了出來。

這些人,不僅是大兵們看不起,就是貧民百姓也看不起!

可是他們也要吃飯,也要活下去啊,沒辦法,就隻好跟著眾人一起做工。

由此,到形成了良性循環。

你做的多,拿的工錢多,那我就要比你還要做的多,要拿比你還多的工錢!

這麼一番競爭下來,不但每個人做的活多了,就連效率也是提高了不少!

這四個月裏,曾經就有一次南疆突然來襲,庫內的木箭告磬,景玉就將每支箭的工錢提高了五文,結果僅僅一天之內,災民們就將所需要的大量的木箭給造了出來,宋遠明在得知時險些驚掉了下巴!

幾乎是所有人都在感歎,他們怎麼之前沒有想到這個法子。

當然,有羨慕的自然就會有嫉妒的。

有幾個有心人就悄然算了算景玉每日給出的工錢,拿出來說事了。

那人想的倒好,本來都想好了看景玉被質問的嘴臉,誰知道景玉二話不說就讓藍玉辰把賬本甩了出來。

翻開賬本一看,那人直接傻眼了,按照賬本上記的,基本上每日發出去的工錢僅僅占了單純賑災要花的錢的一半,不僅如此,由於災民們做活時都是就地取材,直接伐木做箭,還大大縮減了軍需成本,這麼幾項加起來,這四個月所花費的,比其他地方打仗時一個月話費的錢財都要少,還沒有任何的風險隻說。

這下子,所有人都老實了,對於景玉的態度也愈發的恭敬起來。

對於景玉來說,這點錢財並不算什麼,比起她用來兌換火藥的那些就是九牛一毛。

而且,這個辦法歸根究底並不是她想出來的。

說到這個,景玉到還是要感謝安清瑤那個女人。

說來也是,雖然這女人景玉和藍玉辰厭惡的很,但不得不承認,來自異界的他的見識卻是不一樣,至少在這方麵上,她的這個處理方法就好的多。

前世,景安曾經奉旨賑災,那時候安清瑤已經是景安的側妃了,為了讓景安得到正德帝的賞識,安清瑤就給景安出了這麼一個主意——以工代賑!

果不其然,這件事達成的效果非常之好,就連一向不太喜歡自己這個出身不好的兒子的正德帝,也不由對景安刮目相看起來。

不過顯然,今世景安是沒有機會了。

當初在接到賑災的命令的時候,藍玉辰和景玉就不約而同的想到了這個辦法,說起來也頗為無奈。

當初景安為了增加自己登上皇位的籌碼,獲得景玉的支持,景安沒少和安清瑤一起來糾纏他們夫妻倆,當然安清瑤有什麼目的還有待商定,但是為了討好他倆簡直是不遺餘力那是肯定的。

這不前世景玉和藍玉辰剛表現出一點對於這個賑災方法的興趣時,那倆人就湊到自己和藍玉辰麵前將這東西掰開了揉碎了的給講了一遍,乍一聽倒是新鮮,景玉和藍玉辰就這麼記在腦子裏了,這不正好這次就給用上了。

之前在楚煜時和古文成遞那所謂的投名狀之前景玉和藍玉辰還猶豫來著,等到古文成將他的想法一說,景玉他們反沒了顧慮,直接拍板決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