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有雲“每逢佳節倍思親”,冬至雖說不是什麼大節,但是也少不得和家人們一起熱熱鬧鬧的在一起吃一個團圓飯。眼看著別人都是一家子親親熱熱的,自己卻要守著風霜保家衛國,縱使心甘情願,但也難免寂寥。
像那些個有軍銜的將領倒還好說,他們至少還有好酒好肉聊以慰藉,可是那些個普通士兵們呢?
這次因為有了景玉的緣故,縱使是災年,將士士兵們也有好酒好肉,雖比不上那些個在城中吃的美味,可這些放在軍營之中也是難得一見的好東西。
可是沒有景玉公主和駙馬在的時候呢?別說是冬至,就是大年節,他們也不一定能吃上這等好東西。
總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用性命拚富貴拚出路,保家衛國,戍守邊塞。但其實期望獲得的卻並不多。三餐可繼,軍餉可按時發放就已足夠。倘或偶爾能吃上一頓酒肉,便是過年了。
當差吃餉,幹活兒拿錢,如此謙卑而實在的願望都是難以實現。
底層將士們的基本權益總是得不到保障。大景建朝百餘年,正德帝已算是明主,像宋遠明,藍遠山等諸多將領也算愛兵如子,但依舊會有挪用軍餉以作他用的事情發生。
這一切,不隻是宋遠明清楚,景玉和藍玉辰也是心知肚明。
單單據她所知,往年西北地區曾經發生雪災,自西北雪災之後,朝廷為安撫各地流民幾乎掏空了內庫,西北大營的將士們也已經有兩個月未曾發放糧餉。而聽將士們提及,說像宋遠明,藍遠山這等麾下的將士還算好境況,至少保證有冬衣穿,有糧吃。總好過那些因上峰貪墨而被活活凍死餓死的將士。
那場雪災發生的事情很快就傳到了正德帝的耳朵裏,景玉也是有所耳聞,震怒之下,正德帝發作了一大批官員。
可以說,那時候幾乎文武百官都是戰戰兢兢,生怕被尋到了一絲錯處,從而姓名不保,但過了那一陣以後,又又官員開始不怕死的故萌複態。
對此,根本沒有什麼一勞永逸的方法。
氣氛如此沉悶,見狀藍玉辰便吩咐軍中雜役在大營正中點了一個大火堆,然後在旁圍上一層帷幔遮擋寒風。諸多將士除當值者外,紛紛被藍玉辰叫到火堆前,與災民們團團圍坐,烤著火喝著水,默默思念遠方的親人。
況且將士們也不能就這麼傻傻的坐一個晚上。想了想,藍玉辰起身找古文成吩咐了幾句。
古文成聞言點了點頭,立馬和周圍人通了通氣,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有不少人起哄讓將士們站出來表演才藝。
而作為當中地位最高的景玉夫婦,就成了呼聲最高的人選!
藍玉辰也不矯情,站起來第一個響應號召。邊境東西不多,竟也讓他們找出了一把古琴,藍玉辰拿出古琴彈了一曲《鳳求凰》,琴音錚錚,響徹雲霄,在座之人有聽明白的,也有啥也不懂聽得稀裏糊塗的。明白的就跟糊塗的人解釋,這是駙馬爺再討公主殿下歡心咧。於是明白不明白的一起叫嚷起哄。
乍一聽這個調子,景玉先是一愣,一下子紅了起來,不過轉而就恢複了平靜。
因為火光映照的緣故,景玉之前臉色變化的到不明顯,於是在眾人眼裏就是景玉殿下麵色不改,全然不懼眼前的這點陣仗。
不由得,又讓眾人對於景玉的印象好上了不少。
等藍玉辰一曲彈完後,景玉也跟著也彈了一首《十麵埋伏》,殺機凜凜,音律森然,聽得眾人一陣叫好。
這是前世安清瑤在一次宮宴上所演奏的曲子,雖是滿座叫好卻是缺少點什麼東西似得,現在呢,卻是正好應景!
繼景玉夫婦雙雙獻藝之後,宋遠明也有些心癢難耐。他不會彈琴,但是他會吹塤。塤聲嗚咽悠揚,在寂靜的夜裏隨著月光傳了很遠很遠,就連邊城上守職的將士們也都聽見了。大家不約而同看向天上那一輪靜靜傾照的銀盤,不知曉銀盤會否將塤聲傳遞到家人的耳邊。
明月如高懸,千裏寄相思。
曲子雖然悲愁鄉思,但卻驅散了將領與將士們的隔閡。
因為這裏很多底層將士都是泥腿子出身,或者過不下去了主動參軍或者是被入了當地軍府名籍揀點入伍,反正是沒有多餘的銀錢買通當地官員不來服役的。
而這些底層百姓生性便懼怕比他們身份尊貴也更有能力的上等人。所以在最初坐到火堆旁邊的時候,這些個將士們身板都挺的直直的,渾身僵硬連句話也不敢說。更不敢想這些需要讓他們仰望的高層將領居然彈曲子唱歌給他們聽。在他們看來,這是極為不可思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