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卷 第一百六十六章 木華(1 / 2)

覺遠大師年輕的時候並不是像現在一樣四處雲遊。

現如今雖然說如果人們要找覺遠大師都要去皇覺寺,但是實際上覺遠大師呆在皇覺寺的時間並不長,說起來當初要不是收了景玉和藍玉辰這兩個徒弟恐怕覺遠大師也不會在皇覺寺呆這麼長時間。

但是在以前,覺遠大師也是常年待在一個地方的,而那個地方也就是覺遠大師收了木華這個大弟子的地方!

青雲鎮,蓮花山。

這個青雲鎮離京城不算近也不算遠,但是如果要趕起路來,也得十幾天的功夫。

因為覺遠大師的緣故,後來這座蓮花山改名叫武五蓮山。

那個地方鍾靈毓秀,風景宜人,山上有一蓮花池蓮花池中有金蓮。

後來一位得道的高僧在這裏建了寺院,而這蓮花池也就成了寺院的護院之寶。

早在覺遠大師到這個寺院之前,雖然這蓮花池有名,但卻也沒有什麼出奇的地方,可是在覺遠大師成為這個寺院的住持之後,原本六十多年不曾盛開的金蓮一朝開放。

也正是因為如此,覺遠大師的名聲一夜之間傳遍了整個大景。

這次不知道多少人慕名而來,想讓覺遠大師收為弟子。

而木華就是這些慕名而來的人眼中的幸運兒。

說起來其實木華的身世坎坷,自小父母雙亡,是在叔父家長大,叔父對待木華一開始也是極好的,但是在他叔父娶了一位官家小姐之後對待木華的態度可謂是一落千丈。

倒不是說他叔父如何虐待他,隻不過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之後,對待木華的關注度自然也少了許多,。

再加上後院的人都是由他妻子接管,久而久之在他妻子耳邊方不斷的詆毀之下,叔父也覺得木華不是一個好孩子。

按理說,童年受到了如此坎坷,木華應該成長為一個胸量狹小,內心陰暗的人,可是恰恰相反,和木華死去的爹娘一樣,木華並非因為自己叔父和嬸娘對自己的不好而心懷怨恨,反倒是對於他們能夠給他一碗飯吃時時心懷感激。

哪怕是不時有人在木華的耳邊跟他說她他叔父現如今的財產都是他當年爹娘留下的,而是他叔父如此對待他可謂是不慈,但是木華都是一笑而過。

木華如此作為看在別人的眼中自然是得到了無數好評,可是在他嬸娘的眼中卻是極有心機。

正好碰上了所有人都趕著想讓覺遠大師收了自家孩子為弟子,木華的嬸娘變覺得有了機會。

如果說當時把木華送進寺廟,別人或許還會說點閑話,但是覺遠大師是誰,因為那幾次事件,這覺遠大師在當地人的眼中可以說已經被神化,他嬸娘如此做,反倒是贏得了一片好評,而木華的嬸娘也並沒有說直接將人帶到覺遠大師的麵前,畢竟覺遠大師是誰呀!他要收弟子,那豈不是很隆重的事情!

再加上慕名而來的人實在是太多。當地寺院便有人單獨開辟出了一片地方供這些前來的人居住。

木華的嬸娘便是做的這個打算。

可以說從一開始,木華的嬸娘從來不覺得木華能夠被覺遠大師看上收為弟子。

在她的眼中,這麼一個有心機的人要是都能夠被得道高僧收為弟子,那其他的阿貓阿狗都能夠被收為弟子了嗎?!

之所以這麼積極的把人送過去,完全是因為,這寺院開辟出來的地方。

被得道高僧收為弟子本身也應該是對佛法的研究頗深的人,所以那塊地方開辟出來,一來是供人居住,二來也是為了集中所有的人便於管理順便傳授佛法。

要知道研習佛法沒有三五年的時間是研習不成的,要是木華在這寺院裏住上三五年,等他回來的時候,這個家中早就沒有他一席之地了。

木華的嬸娘想得倒是挺好,為了不讓人詬病,木華的嬸娘還一改之前漠視的態度,幾日之間給木華添置了不少的東西,左鄰右舍都得到了消息。

而且想到木華以後不會在自己家出現,也大方了一回,在木華的包裹裏放了一筆銀兩。

事情正如木華的嬸娘說,像木華這一住便是在寺院裏住了三年之久,隻不過和木華嬸娘原本想象的不一樣的是,木華在嬸娘原本想著木華三五年之後就會回家,因此在這三年裏,她沒少潛移默化跟周圍的人說木華的壞話。

一年兩年倒還罷了,三五年這麼長時間,黑的也能被她說成白的。

再加上人家叔父本身的態度就是那樣,時間久了,人們也覺得木華可能是他嬸娘口中的那種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