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陛下還記不記得前些日子罷黜大皇子的事情?”
“記得。”正德帝沉聲應道,當初在出現賢貴妃那件事的之後,他就想罷黜大皇子的名分,但是思來想去,始終沒有痛下決心,而後變成出了大皇子重病的消息。
當初正德帝也曾經懷疑過,這是不是是大皇子自己的陰謀,但是當正德帝自己親眼看到,病入膏肓瘦得已經不成人形的兒子,正德帝還是不由心中一痛。
不管怎麼說,這個兒子始終是他曾經寄予厚望的。
哪怕最後做出了此等大逆不道的事情,但是身為一個父親,正德帝還是不忍心再對他做什麼。
對其不管不顧已經是最大的極限了,就算是如此,在醫藥方麵,正德帝始終沒有虧待了他。
如果這次不是景玉帶回來那名神醫,恐怕大皇子就會就此去了。
可見這世上的事情都是冥冥之中自有注定的。
但是不管如何,對於皇後娘娘提出來的方法,正德帝始終存有著疑惑。
畢竟大皇子景沐的身份,正德帝多少有些了解,如果真讓他去處理這件事的話,有點有失妥當。
更何況,正德帝還不知道東夷那邊是什麼情況,萬一,他們想反過來利用大皇子又該如何,那他到最後是相信他還是不信他呢!
一看正德帝的表情,皇後娘娘便知道,正德帝是回憶起了當時的事情,皇後娘娘並沒有打算在這件事情上麵刺激正德帝多少。
物極必反,這個道理不管是在哪件事上都是適用的。
因此,就算皇後娘娘要勸說正德帝也不會在這方麵下功夫。
“既然陛下記得這件事就好。”隻見皇後娘娘笑了笑,繼續說道,“正是因為有了之前那件事,所以臣妾才說這件事派大皇子去最為合適。”
“哦?”這下子正德帝有些糊塗了,為何有了之前那件事,皇後娘娘還覺得合適呢,這難道其中有什麼深意?
皇後娘娘也沒打算賣關子,見到正德帝詢問,便主動開口說道,“其實陛下你想想看,這件事文武百官們都知道,而且現如今大皇子又沒有真正起複,這是在暗地裏行事罷了,先前用英文二皇子和三皇子他們的事情,大皇子做什麼事情都要封鎖消息,你說,就算外麵有探子打探消息也隻不能是之前陛下您厭棄了大皇子的消息,既然如此的話,我們何嚐不利用這一點反將他們一軍呢!”
“事情未必有這麼簡單。”正德帝聽完以後仔細想了想,最後還是搖了搖頭,“如果是這樣做的話,還是太過冒險,畢竟我們也不知道他們安插的探子周前在哪,或許他們知道的比想象中的要多呢!”
“陛下,你就是太過小心了。”皇後娘娘笑了笑,伸出手指逗弄了一下繈褓中的小皇子,“正是這種含混不清的消息才能更加迷惑人心,不是嗎?如果這消息真正確鑿的話,恐怕我們大景也支撐不了多少年了。”
皇後娘娘最後這句話說的可謂是大逆不道,但是忠言逆耳,正是這一句話,反倒點醒了正德帝。
是啊,要真的消息這麼準確的話,那些探子也不必叫做探子了。
不論是行軍打仗,還是平日裏刺探其他人的消息,得到消息永遠不是百分之百正確的,反而太過確切的消息會令人懷疑。
如果按這樣的說法來看,大皇子的確是最合適的人選。
這一來嘛大皇子本身的身份有待商定,說不定在東夷還真的有不願意放棄大皇子這號人物的人。
這二來嘛,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因為先前景玉留下來交待的事情,大皇子得到正德帝的重用這件事並未在朝中傳開,更別說那些探子們會不會知道了。
就算他們探聽到了這個消息,還不等旁人懷疑,恐怕他們自己就要率先懷疑這個消息究竟是,正確還是不正確!
畢竟前些日子正德帝可是明顯表示出了一點已經知道大皇子身份的蛛絲馬跡,正德帝也沒有隱瞞的意思,而放到現在,說不定還真能當中迷霧彈,迷惑那些人!
這樣細算起來,無論他們究竟是相信大皇子了還是不相信他都不重要,首先他們就會自亂陣腳,而大景這邊正好隔岸觀火,將自己摘出去,置身事外,反倒能把事情看得清楚。
“可是朕擔心大皇子那邊……”
剩下的話,正德帝並沒有說完,但是就算是才說了半句話,皇後娘娘也明白正德帝話中潛在的意思。
正德帝擔心的無非就是大皇子的忠誠度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