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上古天龍功》通篇都是用小篆謄寫,寫作的格式也許現代文章的寫法頗不相同,所以看起來難免會有點小小的吃力,不過幸好莫淩在殺手訓練營裏麵那也是挑燈夜戰的練習各種學習技法,倒是也算是比較順暢的能夠讀了。
據《上古天龍功》開篇並不是修煉之法,而是天龍書院所編著的總序。上麵詳細的介紹了一些關於當時天下的修煉的形勢。由於所有書法為小篆,應該是秦漢時期。說是“今世之修行之士,不過修道與修武者也。先時天地之氣縱橫,其時彭祖之輩頻出,乃有封神榜。及始皇一統,天下初定,天地之氣沉澱,習武者如今霸王項羽,萬人不可敵也,……。”
從開篇的介紹上來看,應該就是秦末漢初時間所著。說的是,天下直接修行分為修道和修武兩種途徑,最開始的時候,天地之間,氣息充沛,所以出了封神榜這樣的道家故事,這個階段應該是修道之人比較徹底的占據統治地位。可是到了秦始皇統一了天下以後,這天地之間氣息就單薄了,修道之人再也難以出現想上古時期那些縱橫四海的修道士,修道開始衰落。
而同時,修武之人開始崛起,當時最為突出的人,就是西楚霸王項羽,其一人乃萬人敵。所以,世間開始修行起來了修武之道。
莫淩看到這裏,不知道能不能置信,難道這傳說中的那些故事都是真的,不過盛名之下必無虛史。
開篇繼續介紹這世間修煉,不光是要修道和修武,同時很重要的事情是修道需要築基,修武需要淬體。隻有將基礎打牢了,以後才能夠進步的更為遠大。
而《上古天龍功》則是利用天氣的築基玄功,這築基之法,有天地之變,天氣修煉重在悟性和機緣,也就是所謂的需要天生靈根之人修煉,修煉之路充滿了風險,隨時都有道毀身亡的可能。而地氣的修煉則更多的是一步一個腳印,最終通過自己的逐步提升自己能力,但是這樣卻更為平坦。
這修煉之路最初是集氣十段,這是比較初級的。之後有先天境三級之分,邊算的了高手,按照書上所說,活了八百年的彭祖就是先天境三階的高手,而先天境之後便是破天境,這破天境的可都是在封神傳說中,有股一段故事的高人。
莫淩看了看書,審視了一下自己的築基修為,雖然自己經過了龍息傳承,但是可惜的是自己以前沒有專門的修道經曆,所以現在也就是集齊五段的實力,可以修習相應的道法。
書上還介紹道,這修武知道也有相應實力的劃分,先開始是武者十階,這時候的武者是開始煉化身體的雜物,提高身體的強度。很多修武之人大部分走在這個階段。武者之後,便是武宗三階,到達這個級別的人雖然不能夠逆天改命,但是足以一敵萬,武動山河了。武宗之後便是武神鏡,這個級別的修武之人可以說是身體純粹,壽命大大延長,武技高深,便是神出鬼沒的高人了
在武士境和武宗鏡,同等級的武者是遠非修道之人可以抗衡的。像彭祖這種,也就是活著長點,要是對打起來,彭祖恐怕隻能腳下一抹煙的功夫就開溜了。所以書上,特別提醒修道之人在這個時候,盡量不要和修武之人單挑。而到了破天境之後,道法神通,那時候呼風喚雨撒豆成兵,才算是真正的道術達成。
莫淩看到這裏心裏不由的咋了咂舌,他現在才不過是集氣五段,要到破天境不知要猴年馬月了,看來以後還得躲著修武之人走啊!這破天鏡之後,修道卻是厲害。書上卻也沒有說,這武神鏡又是如何,不過想來這傳說之後,修道之人那個故事萬千,可是武神境的故事卻是從來沒有聽說過,想來能夠到達的不過寥寥吧。況且他遊走四海,也沒有聽說有幾個修武之人。
莫淩想到這裏,心裏頓時踏實了許多。便要發過序章,開始練習功法了。他剛剛翻開修行的正文,突然感覺到有一股自強大的力量從手上穿了過來,這股力量之中包涵著無盡的神識直接衝向莫淩的腦袋。
莫淩直覺的身體一木,大腦像是被電流記過一般,突然有一套氣脈運行的法門在腦海中浮現了出來,這套法門僅僅不過是運行了一次,便如同他早已修煉了千百萬邊一般,深深的留在他的腦海裏,同時有一套道法“天象神訣”展現他腦海裏。
這套功法和道法之後,莫淩感覺到自己腦海裏似乎藏有一個寶庫,可是他用力想要多打開一點,卻發現自己目前的實力根本就無法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