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卿豈敢怠慢,忙接了兵符倒身拜道:“弟子謹遵上仙法旨。”道罷,他拜別了九天玄女娘娘,站起身形匆匆忙忙向龍骨山幽雲洞而去。
卻說,龍骨山幽雲洞洞主伏羲氏,又稱:庖犧、太昊、青帝等。為“三皇”之首,天皇天帝。
他是華胥氏女子所生,其母是華胥國的“華胥氏”之女,因至雷澤遊玩,偶見一個巨大腳印,甚覺好奇,便在上麵踩了一下,因此有了身孕,懷孕十二年生下一子蛇身人首,故而取名曰:伏羲。每年農曆三月十八日為伏羲聖誕。
他居東海之濱,善於結網捕魚、耕種農業。一年前他來到此地,起初,人們並不了解他,隻道是幽雲洞裏來了個生人。
時過不久,人們卻發現幽雲洞又多了十幾人,盡管他們進進出出,人們不敢接觸他們,因有了“火龍”的教訓,人們更不敢靠近他們的洞穴。
伏羲得知後,知道人們懼怕他們,便帶著十幾個人下山主動找人交談,並與許多族群一起取食狩獵,幫人們搭建巢屋,與人們同吃同住,教會了人們織網捕魚,耕作農物,等等。
他的一片誠心,著實取得了人們的信任和認可,他的本領和能耐,使得人們對他非常尊敬和崇拜。從此,他把一些零散的族群聯合了起來,結成了一個更大的群體。不表。
再說,由於“火龍”一幫惡人經常出來禍害人們,這方民眾紛紛前來幽雲洞求助,希望伏羲早日除掉“火龍”及其同夥,經過人們再三請求,伏羲隻能應允。
可他並不了解火龍一夥的底細,隻道此事絕不簡單。
這龍骨山距離燕子山約有數百裏,途中無數座大大小小的山峰,高險林立,樹木茂密,雜草叢生;溪流山澗、峽穀險峻,縱橫交錯。
為了摸清火龍這幫人的來頭,他們有何能耐和本事,伏羲著實費了一番心計。幾經派人去燕子山周圍探察,卻都認為火龍他們隻是虛張聲勢,個個本事平平。
然而,自開戰以來,伏羲與眾將這才感到火龍等人並非平庸之輩,個個本領了得。
曆經數戰,幾次交鋒,非但未能除了火龍一幫,反倒被他傷了勾陳、朱雀、廉貞三員大將。
為此,伏羲心中煩躁,一籌莫展,整日悶悶不樂。
青龍見狀,忍不住上前請令道:“洞主且莫急躁,懇請洞主下令,待我明日與他決一死戰!”
伏羲仰頭望了望天際,此時,夕嵐曚曨,日墜山暮。正是:
風雨飄飄路蜿蜒,
酸甜苦辣五味全;
尋聖巧遇武曲星,
慧眼識得天下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