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是日落之地,陰氣漸增,就配以生數四,成數九,稱作: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中部,即是中心地帶,將生數五與成數十配置在此,稱作: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卻說,伏羲將河圖中的黑白點數一奇一偶,與東南西北中五個方位相配置,再加上水木金火土五行以及生數和成數一個個配置完畢,他不由得拍案叫道:“好!大功告成。來人!”
隻這一聲喊叫,洞中人等一下子湧了進來。
原來這幾天,在神農的精心調理下,青龍等人的傷勢已經基本痊愈,他們看到伏羲整日廢寢忘食、潛心鑽研河圖奧秘,相信洞主終究會求出妙諦,所以人們不便去打攪,而是急切得等待著這一時刻的到來。
當伏羲大叫來人之時,眾人早已按捺不住好奇的心情,全都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洞主所求結果。
青龍擠在前麵問道:“洞主有何吩咐?”
伏羲滿臉喜悅之色,手捧河圖對青龍言道:“速速命人設擺香案,我要登頂祭天。”
青龍與眾人聽見洞主吩咐,不用分說,便七手八腳一個個忙活開來。
神農走到伏羲跟前施禮言道:“恭賀聖兄終於求得河圖妙諦。”
伏羲拱手還禮道:“承蒙賢弟在岱山一言提醒,方能使我幸得上蒼神圖。”
話到此處,伏羲因何又稱神農為“賢弟”?原來,經二聖攀談得知,伏羲比神農整整大出一輪(十二歲),故稱神農為賢弟。
神農聽了伏羲之言連連擺手笑道:“那是聖兄的造化,也是上蒼的旨意;天意在此,豈可違之?不過,且不知聖兄此番求得何種妙諦?”
伏羲答道:“我即求得天地之數、五方之域以及生成相克之理。今日,待我焚香祭天之後,還有一術相求於天賜,隻等二術合一方能使其圓滿。到那時候,凡世間事物,星辰之變,氣季變遷,生老病死,喜泣情理等諸多事情俱可由此圖演出,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推算出萬物盛衰與變化。此物一但成功,也可以做為我們洞中的鎮寶。”
當二聖談得正濃之際,香爐和供案均已擺在了龍骨山頂端。
伏羲臉色莊重,麵無表情,一步一跪的拜到了山頂,他伏身跪在案前,口中念念有詞。
神農、青龍、勾陳、朱雀等眾人同時跪下。
供案之上五牲祭品擺得滿滿齊齊,隻是那燒焦的味道實在是刺鼻難聞。
供案上十五根香柱縷縷冒著青煙,徐徐升向雲霄。
且說,伏羲真誠祭天,著實感動了上蒼。
祭祀大禮結束大約一個時辰,果然有人進洞來報:“啟稟洞主,洞外有位仙姑求見。”
伏羲與眾人一齊出洞相迎,隻見洞外不遠處站著一位身披潔白薄紗、手持拂塵的聖女仙姑。
跟在伏羲身後的子卿當然認得,他急忙上前對伏羲說道:“師父,這就是那位上仙。”
此刻眾人並不知道,還有一人看見仙姑到來,十分驚訝,這人就是與伏羲並肩站在一起的神農氏。
他未等眾人開口便急忙跪倒拜道:“弟子神農參見九天聖母。”
伏羲等人見狀怎敢怠慢,一齊膜拜同聲山呼道:“叩見聖母娘娘。”
九天玄女言道:“我奉女媧娘娘敕命,今日特來相助你們降服火龍燧人氏。”
眾人聽了自是興奮不已,誰曾想與燧人交戰多日,既無勝他之機,也無降他之策。
而今驚動了上蒼,聖母前來相助,活該火龍一幫當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