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廣早知會有此一來,此時他算徹底明白了。
事到如今,他反而仰天大笑起來,繼而他衝黃帝大聲說道:“這事恐怕你說了不算!我是觸犯了天條之人,今日你卻無權殺我。”
他說著居然站了起來,而且臉上露出了得意的神態,眼角斜視著黃帝。
黃帝見秦廣這般傲慢之狀,竟與剛才認罪求饒時,實在判若兩人。
黃帝並未與他計較,仍是和言悅色地問道:“送你統領陰曹,整頓地門秩序,此事不正合你的心願?這有何不可?”
秦廣冷冷說道:“我做什麼事與你無關。如今,隻有蒼天玉帝能治我的罪,而你卻奈何不了我。”
秦廣似乎有持無恐,出言不遜。
如此一來,使黃帝禁不住火冒三丈,他拍案而起怒道:“好你個秦廣!不識大體!方相聽命!”
方相出班道:“臣在。”
“命你將秦廣幡印蓋頂,送他去陰曹上任。”
方相得令,毫不遲疑,祭起玉印向秦廣頭上壓去。
隻見秦廣頓時腦汁崩裂摔倒在地,一命烏乎,其魂魄緩緩離開屍身,隨即又化為人形。
共工對秦廣魂魄說道:“事已至此,還不趕快謝恩。”
秦廣魂魄複跪在地上,黃帝道:“從今以後,封你為陰間閻羅,統管陰間諸事,掌管陰陽生死,不得有誤。”
秦廣叩頭謝恩。神荼將“招魂幡”燒給秦廣。
隻見秦廣手持“招魂幡”走出帳去,他一邊走一邊搖,口中念念有詞。
再看那些孤魂野鬼們個個呆若木雞,隨秦廣向地門走去。
且說,從此以後,陰間有了閻羅統領,秩序井然。
後來,玉帝得知此事,甚感滿意,於是便封了“冥界”,又封了十殿閻羅,這十殿閻羅分布在十方,他們分別是:
一殿秦廣王,閻羅殿設在中部海底(意思是:大海之底,沃石之下。最底下之意)。二月初一聖誕。
二殿楚江王,閻羅殿設在正南海底。三月初一聖誕。
三殿宋帝王,閻羅殿設在東南海底。二月初八聖誕。
四殿五官王,閻羅殿設在正東海底。二月十八聖誕。
五殿天子王(閻羅天子),閻羅殿設在東北海底。正月初八聖誕。
六殿卞城王,閻羅殿沒在正北海底。三月初八聖誕。
七殿泰山王,閻羅殿設在西北海底。三月二十七聖誕。
八殿都市王,閻羅殿設在正西海底。四月初一聖誕。
九殿平等王,閻羅殿設在西南海底。四月初八聖誕。
十殿轉輪王,閻羅殿設在西方極樂坦途海底,幽冥石外,直對東方世界五濁之處。四月十七聖誕。
這十位閻羅各有分工,職責有別,職位大小和等級各不相同,所轄地獄大小和層級也各不相同。
通常人們認為“十八層地獄”,其實也不盡然,各個殿內除了有一個大地獄,皆有數量不等的小地獄,也就是說,大地獄內還設有幾個不同的小地獄;各殿和各地獄刑法或者職責各不相同。
當人死後,被分類引入所屬閻羅殿內,該殿判官和閻羅根據這人生前所做所為,判定這人該去什麼樣的地獄,或是去多少層的地獄,應該受到何種處置,皆有一定的規章製度。
此事說來話長,在此略表即可。這十位閻羅各有故事,不表。
且說,軒轅黃帝一怒之下斬了秦廣,封了閻羅,並讓其趕赴陰曹統管諸事。
秦廣奉命上任,幾日後鬼魂們隨即消失,世間安定,天下太平。
然而,黃帝卻覺得這幾日心中煩躁,精神恍惚,惴惴不安,似有不祥之兆,總感覺會有什麼大事即將發生。
這種狀況難道是由於皇妃逝世所導致的心生雜念?總之心情無法平靜。
這天夜裏,他悶悶不樂地走出了營帳,獨自一人來到空曠的田野上佇立凝望。
夜空中,繁星點點,有的若隱若現,也有的總是瞪大眼睛觀察著世界;
幾顆明星閃爍著燦爛的光芒,似一盞盞油燈懸掛在高空之上,為世間帶來了一絲絲光亮。
忽見一顆隕星劃破夜空,帶著長長的尾巴墜漢消亡。
黃帝見此景象,不由得深歎一聲,心情更加凝重起來。
果不其然,力牧匆忙前來稟道:“啟奏國君,大事不妙。”
黃帝心頭一緊,的確又有大事發生!正是:
玉碎香消惹眾憐,
淒風苦雨何處眠?
禍不單行今又至,
怨天怨地亦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