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府城風雲變(1 / 2)

孟浩調息了一陣,心中驚喜不已,他在修行了五行封印術之後,因為封印了武道修為,使得神通恢複,達到了胎息初期,勉強可以進入坐忘;而現在,在聽完了“姑姑”的一首“羌笛煉神曲”後,竟然連續突破了兩階,達到了胎息巔峰!

要知道,他當日突破胎息巔峰,全是靠紅拂所給的大摩冥香,用其中的百年業力滋補了神魂,才能在短短一個月內突破巔峰境界;而今日的一首曲子,卻堪比大摩冥香的百年業力,當真是神奇無比,孟浩疑惑不解的問道:“姑姑,您這曲子為何有這等神效?簡直堪比無數的壯魂仙藥了!”

屏風後的老婦很是耐心,與他講解起來,言語中透露著絲絲驚喜和好奇,顯然她對於孟浩體內的“道力”很是感興趣,因為她遊曆天下,還從沒見過如此強大的道力,竟然可以滋補元神;要知道,道力乃是神念法相之威力,法相生於元神、精氣生於天地,似孟浩體內的那種返璞歸真,道統渾厚的道力,實屬生平僅見。

“姑姑”告訴孟浩她本是古羌國的族人,那首“羌笛煉神曲”乃是當年族中的大祭司所創,以笛聲引人的元神出竅,進入樂曲所創造的“煉神界”中,以達到淬煉元神的目的;而孟浩之所以能在片刻突破兩階,實乃千年肉靈芝中雄厚精氣的功效,若是日後,隻怕就不會如此修為突進了。

說著說著,姑姑的語氣不禁低沉的下來,輕聲的問道:“你能這麼快的進入‘煉神’,莫非莫非你也經曆過痛失親人痛苦?”煉神曲乃是奏樂之人的心境所化,隻有感同身受,領悟曲中的意境,方能“入神煉元”,她以為孟浩年紀輕輕,又是太尉之子,肯定享盡人間富貴,本不抱什麼希望;沒想到出乎自己的預料,這少年的心境,竟然和自己曲中的意境十分的契合。

孟浩左右思量起來,初次聽到羌笛之音時,的確是想起了自己的母親,童年的無憂無慮美好光景,以及最後母親因為自己而辭世,前塵種種,竟然讓他誤打誤撞的領悟了曲子中的傷情之意。

“不瞞姑姑,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這羌笛之音,倒是兒時和母親一同聽過,所以才觸景傷懷”說著少年不禁神情落寞,低頭歎息起來。

屏風後的老婦見他的樣子,不禁心中一動,拿起了身側的羊角白笛,那是一種特殊的雙排七孔笛,不同於中原樂器的外形,自有一股異域風情。

孟浩耳朵一動,那洗滌心魂的樂曲,又再一次的從屏風中傳出,不過這一次的韻律,少了三分猛烈,卻多了七分柔情,似是在安慰著離人的愁苦

青竹苑中,水榭樓台,笛聲悠揚,猶如出塵之地,而北屏“居天關”城門樓上,卻是肅殺凝重的緊,孟鈞和羅力蒙扶著青磚高牆,眺望著北麵狼煙四起的群山,心中不禁沉重萬分,就在今早,他們接到了羅仁雄的飛鴿傳書,一時間,群將動容急的團團轉。

不出孟鈞所料,匈奴大軍佯裝進攻東台、惠平段的長城,假作兵敗,引得這兩城的將領乘勝追擊,最後被埋伏在落別山的匈奴兵圍困,羅仁雄接到虛假情報,便貿然出兵營救,也同樣的落入了敵方的圈套,被困在山中。

羅力蒙手中捏著一個竹簡,上麵書寫著八個字:嚴防死守,按兵不動!正是羅仁雄的飛鴿傳書,孟鈞一臉的憂愁之色,仰天長歎一聲:“老羅,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轟——”

“嗚嗚嗚——”

“大小姐,您不能去!”

城關之下突然傳來暴亂之音,二人立刻俯身下望,隻見一個苗條的身影縱馬而出,帶著一隊輕騎衝出城門,三十來人,一路絕塵而去

“那是何人?”孟鈞麵露怒色的詢問道。

羅力蒙眉頭緊鎖,黑臉之上滿是疼惜之情,粗聲粗氣的道:“是大將軍的長女,羅櫻!”這羅氏女自小性子逞強,堪比男孩心性,自幼在外學武,不久前才回來,倒是個不愛紅裝愛武裝的巾幗女將,今早聽聞父親大人被困落別山,便想也不想的,帶著一隊銀甲槍兵就前往救援了。

孟鈞震怒的猛擊青石牆頭,一聲悶響,青磚化作齏粉散落一地。

“老羅可真是生了一對好兒女!”

說罷,怒氣洶洶的轉身而去,嚇得在一旁候命的將領們,紛紛俯首發顫,冷汗直流;黑臉大漢也是一臉的無奈之色,羅仁雄的一對子女,都是驕橫跋扈之輩,特別是那羅櫻,雖然是一介女流,可是卻在外學得一身大鬥師巔峰的武道,遠超其父親,堪比鎮北侯爺;在軍隊之中,頗有威名,若不是女兒身,隻怕早就封官拜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