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丹砂小子(1 / 2)

書歸當前。

幾日後,正經拜壽祝壽禮儀完畢,郪國公主、巴國二公子巴西安正妃子請參加壽宴的女眷到洪都山賞景、遊玩。

此前,遷都江洲之後,尤其是內外矛盾日趨激烈之後,巴國主派公子坐鎮各大要地重關,此時,巴西安奉命守枳都,已多年,因此家眷也俱在枳。

洪都山,即今重慶涪陵區雨台山,當時人也叫枳都山。此山坐於長江、烏江會合之處,三麵懸岩,隻有一處名叫走馬嶺的與外界相通,山頂可觀枳都全境,風景優美,是巴人祈雨的聖地,巴國建都枳時也是公室避暑、休閑、遊獵的專屬之地,外人不得擅入,後來雖然遷都,仍屬於公室,僅供在枳都的貴族專用,戒備森嚴。

孩兒們自然隨母遊,瞫夫人領夢龍、夢語與將軍樊軫的夫人及其子樊雲彤等同行。

原來,兩位夫人都屬於巴氏貴族之女。

樊夫人最常交往的就是巴永春、巴永秋姐妹,以及二公子正妃,交情甚厚,再加樊夫人與巴永秋父輩關係很好,與別人更是不同,情同姐妹。

時年,瞫夢龍十二歲有餘,瞫夢語八歲多,樊雲彤十一歲。

且說這樊雲彤,可不是什麼好種子,並不是樊軫將軍大夫人的親生兒子,十多年前,他出生在丹涪水(烏江)鬱水侯部族的一個丹砂大礦。

烏江流域富含汞礦,是我國三大汞礦區之一。古時今彭水、黔江一帶,不僅以鹽聞名,同時以丹砂聞名遐邇。此處丹砂,見於周初,《周逸書》載“成周之會……卜人以丹砂。”意思是當時涪陵的卜(濮)人就已經將丹砂向周王進貢。

《圖經》並明確地說:“丹砂出自符陵山穀中”,符陵,即涪陵。而“涪陵”,以前指今烏江流域的彭水(蜀漢置涪陵郡,郡治在今彭水境內),而不是現在的重慶市涪陵區所在地,雖然今天的涪陵也曾出產丹砂。

丹砂即硫化汞,古代主要用於醫藥和建築。藥用方麵,有鎮心養神、益氣明目、止煩躁、除中惡等功效。

在巴人看來,遠不止於此,丹砂更被認為是一種神物,它與鮮血相同的顏色,巴人,且不止巴人認為能夠使死人在另一個世界複活,還有避邪的作用,稱為“不死之藥”,許多重要法事離不得它。

因此,丹砂同鹽巴一樣,同樣是一大財富源泉。

後來,秦滅巴後,為了便於統治,對尚武的巴人采取羈縻政策(近似於實行自治),巴國貴族仍有很大的權力和財力。

到秦始皇一統江山,巴氏頭領有一個寡婦叫清(據傳她的祖籍是今重慶長壽),死了丈夫後,她苦心經營采礦業,積聚了數不清的資財,成為一方首富,僮仆千人(有一支開采丹砂的隊伍和護送丹砂的私人武裝),出巨資修長城,又為秦始皇陵提供大量水銀,作為屍體的防腐劑,秦始皇因此為她修“懷清台”,封為“貞婦”。

而水銀的主要來源就是丹砂加溫後的產物。

今彭水縣境內,離鬱山碼頭不足30公裏有一岩口,名為“巴巴台”,當地傳說“巴巴台”實為“巴寡台”,疑是懷清台舊址。

東漢建安年間,曾在今黔江區置丹興縣,也與出產丹砂有關。可見,當時巴國丹砂之名氣與鹽一樣同樣是窗戶眼兒吹喇叭,名(鳴)聲在外,不是浪得虛名。也正是因為烏江下遊是巴丹砂的運輸路線,故也稱“丹涪水”(有時又指其支流鬱水等)。

閑話少說,言歸正傳。

在離鬱山不遠之處,有一處丹砂大礦(大約在今朱砂村),自然也不會落入他人口裏,仍屬鬱水鬱侯所轄。

樊雲彤的父親,乃是專門為丹砂礦運送物資的一個船老大,身強力壯,老實厚道,武功卻一般;其母是一采丹砂礦工的女兒,生得人高馬大,長相周正,唯額頭上有一小塊紅色胎記,人戲稱“丹砂西施”。樊雲彤從小便麵紅,故取小名“紅兒”,丹砂礦上的人稱“丹砂小子”,十分調皮,好動不好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