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8章 死間(1 / 2)

世上本無事,利字總擾之。麻煩去時又麻煩,多事之秋總多事。

不平靜的虎安山又推上了一個大事。原因是巴國大夫鄭桓要到草原。鄭桓將從枳都出發,先要到丹涪水中下遊相交的幾個零星的小部族,對這些小部族,催債是其次,安撫為第一,然後再到蚺氏、共氏部,大約一個半月,最遲兩個月內便要蒞臨虎安山草原。

不要以為,一個卿大夫到來,不過是遊山玩水,酒肉美女款待便是,瞫伯卻深知此人到來,是為討債。原來由於巴楚戰爭,巴峒蚺氏、大酉宮共氏、虎安伯瞫氏等部族,紛紛以戰事為借口不向巴主繳納賦貢已愈三年。

早有重臣提出進貢大事不可輕廢,考慮到幾個部族處於前方,巴主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這次停戰時間較長,便有心思來理絡這件事,傳令枳都巴平安派人催收。

瞫伯卻是隻知其一,不知其二,鄭桓此次進丹涪水,除了催債,內中還有隱情。且聽從頭說來。

常言道:有權力的地方便有爭鬥,古今皆然。

巴國遷都江州之後,留公子守枳都等重要城池,已成慣例。先時,二公子巴西安年長,鎮守枳都及統帥丹涪水一帶巴兵,後戰事起,進駐前方石城一帶。

幾年前,夷城之戰,夷城收而複失,故戰後巴主令西安回枳都為副,巴平安為正帥;八公子巴洪,字遠安,駐石城。此事前麵已有交待。

主、副帥調了個位,巴西安心境可想而知。一來二去,兄弟二人不和,文武官員大都是一踩兩頭翹的,自然看得出來。無奈六公子平安為嫡出,二公子西安為庶出,又剛失寵,自不敢明爭,卻不免暗鬥。

時人將二、六、八三個公子放在一堆相比,論其各有長短:六公子性格軟弱,胸中無大主意,還有好色貪玩的習性,但有寬容待人之好處,大夫鄂仁、鄭桓等是其心腹,言聽計從,這二人精明能幹,又得同守枳城的爵同上將軍瞫釗等人相助,因此整體實力不俗 。

二公子巴西安時年四十四,深沉多謀,樂於施舍,籠絡英雄,多有戰功,楚人也怕他,卻常懷不能得誌之心。八公子巴遠安年紀要少,胸懷大誌,好論兵法,穩重深沉,卻為人心胸有些狹隘,為了自己的利益可以舍棄別人。

有識者評為:二公子才多於德;六公子寬仁有餘,能力不足;八公子能力過人,卻獨斷和胸懷不足。

上年秋天,巴主染病,兩三個月才漸好轉,到了今春,又發疾病。

枳都城中。心腹鄂仁進六公子府對巴平安道:“國君年紀漸大,虎體常有癢。世子南安,又在巴蜀戰事受傷,箭頭在胸中取不出來,時好時壞,江洲傳說多有不保,騰出寶座,隻是時日問題。

”因之,各公子暗中上位,已是光石板上的金綻,除了瞎子,明眼人都看得見。六公子應要未雨綢繆,以防不測。就是這枳都地界,也是大東門前的江水,上平下不平,暗潮湧動。”

平安道:“公父嫡子就隻有我三個兄弟,三哥北安已經戰死,隻餘世子哥哥和我,他人誰還敢奢望?”

“不然, 公子猶豫不決,恐有變數。”

“有話直言。”

“權力,就如一把柳葉劍,鋒利無比,劍柄就在掌握權力的人手中,而他周圍的人,人人被置於劍鋒之下,時時畏懼。因此,有想法的人,做夢都在想把劍柄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最安穩。

“當然,離開劍勢所指的圈子,也穩妥,但少有人能做得到。而世子之位,就是一把威力巨大的柳葉劍,哪個公子不想要?

”眾公子之中,其他亦不足慮,二公子西安、四公子東安、八公子遠安心高誌大,心機各異,須防之。

“尤其是二公子,久鎮枳都、丹涪水一帶,威望甚高。”

“這三位兄弟,確是茅司口的蛆,總是想要飛起來的,必不甘居人下。大夫有何主意?不過,二哥新近失寵,不足為慮。”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江州宮中,就像天空的雲彩,變幻莫測,得寵、失寵,瞬間變化的事情,切不可大意。”

“有何妙計?”

“須從長計議。”二人計議深夜,沒有結果。

常言說:無巧不成書。其實,是世間的事情,常有巧合。巴平安、鄂仁在枳都苦思良策,一時無計,數日之後,卻有楚國人送來一件大禮包。

此前,楚將養明自守夷水,整治軍務,修繕城池,加固工事,當是把以前置的用於防巴的捍關前移到夷城,專心訓練大軍退後留守關口的這部分軍隊,並不急於向楚王申請增兵發動進攻,好像是來度假的。

巴人看不懂的同時,楚國也有人看不懂,或者看懂了假裝看不懂,有人向楚王進讒言,說養明畏敵,楚王但微笑。

不僅如此,養明在夷城,若有巴國難民逃到夷水,優厚相待,因此多有巴國難民逃向楚國。巴國大夫相尚曾向巴主道:“養明在夷城偽施仁義,多有邊民逃向楚國,我們宜修內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