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安山人到達褻江(《漢書?地理誌》誤記為“墊江”並被沿襲,即今合川,與現在的重慶市墊江縣相距兩百餘公裏)。
這裏,是嘉陵江、涪江在鴨咀的彙合之水,如衣重疊,因此後來改稱“合川”。
在白虎巴人進來前,這裏是濮族人主要居住地之一,是渝水文化的主要發源地之一。
褻江城,坐落在渝水岸邊、銅梁山腳,是巴國最重要的城邑之一。後來,巴國受到楚國威逼,將都城從江州遷到這裏。
傍晚,虎安山勇士奉令駐紮江邊待命,次日天亮立即沿內水開進。
天再亮就要出發,酒肉之後,瞫夢龍檢閱了自己的武士,然後回到紮在江邊的臨時營帳,一時沒有睡意,想起在檢閱時再一次見到的兩個隻見過兩麵,但記憶深刻武士,令人去請虎安山山師百夫長牟忠帶一個人來相見。
受寵若驚的牟忠得令,迅速帶上一人,來見瞫夢龍。
見麵施禮畢,瞫夢龍見同牟忠一起來參拜的武士,身長約八尺,年近三十,麵額上有一道像虎的紋路,目如閃電,須粗濃密,勢如奔虎,暗暗稱好。
牟忠介紹,此人名喚牟興。
軍營之中,不必拘束,三人坐定,瞫夢龍開始問話。
一席交談,瞫夢龍發現牟興此人,見識在諸多武士之上,有相見恨晚之意。
牟忠見公子瞫夢龍如此器重自己部族的人,趁機誇獎牟興的武功“遠在自己之上”。
瞫夢龍這時也才知道,牟興並非牟氏部族人,而是在外在惹了禍,躲進了大溪河;也才明白為什麼有如此人物,虎安山山師主將牟誠居然沒有帶在自己的身邊。
而另一人,是瞫夢龍曾經在龍溪渡口的苴氏寨見過其投擲神術的龍佑。
這個龍佑,也正是龍水峽大洞的第一號武士“龍十”。
原來當時,龍水峽的那一次來勢洶湧的齊頭水過後,龍佑發現與竹筏一起被衝到了岸邊的樹木中卡住,度群芳、蘭回兩人仍抓緊竹筏也一起衝來了,木莽子、瞫夢語失蹤。
死裏逃生,三人好不容易回過魂來,在認為有可能靠岸的地方一一仔細查過,沒有發現任何蹤跡,一致認為木莽子、瞫夢語無疑已經葬身大水之中。
除了這個狀況,龍佑一方麵不敢回大洞,另一方麵祈求木莽子沒有死,如果沒有死,他一定會想法去丹涪水龍溪口的苴氏寨。
於是,在龍佑帶領下,度群芳、蘭回人從暗河出了龍水峽,到了丹涪水龍溪渡口。
雖是脫了險境,但瞫夢語已經“真正失蹤”了,或者說死亡了,度群芳、蘭回計議認為,虎安宮是絕對回不去了。
因此,三人就此分手,龍佑到了他的目的地苴氏寨,雖然任務泡湯了;度群芳則帶著蘭回,步行到了度群芳的老家——鬱水是丹涪水的彙合處:鬱水口度氏部族。
度氏部族的首領,也就是度群芳的伯父,聽了度群芳不再敢隱瞞的真實情況,知道他是正被到處追拿的搶了虎安宮美人的“刺客”,認為度氏部族處於來往人多的渡頭,容易暴露身份,於是將度群芳、蘭回送到了長溪河(今阿依河)的牛角寨,隱姓埋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