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天下第一槍(1 / 2)

書接上章,仍然是巨人在給母青山講故事:

常說神仙過一天,人要過一年,巫鹹天師的徒兒在盤瓠洞裏煉了九年多,仔細算來,人間已是三千餘年。算算師父定下的時限快到,大限之前,寶珠可成,五支劍還需再煉幾百年。

徒兒想來想去,本地無一個親戚朋友可以托付,靈機一動,去一個峽穀中的一個山寨,選了兩個有緣的童子,卻是孿生兄弟,大的叫夢八,小的叫夢九,哄入洞中,收為徒弟,教煉仙術。

可惜時間不長,巫鹹天師之徒就要奉命回去。

小師父對兩個童兒道:“你二人照我教的方法修煉下去,便能成仙。師父限定的時日已到,我須回去複命。五支寶劍,火候未到,你二人謹守此處,我到時再來取劍。”

說完,小師父從爐中取出五顆寶珠。那寶珠各有顏色:一顆純白、一顆純青、一顆純黑、一顆純紅、一顆純黃。

夢八道:“師父,這珠叫啥名字?”

“還沒有取名。”小師父暗想到:“此珠係五行山水圖而來”,於是道:“就叫盤瓠五行珠,分別稱為金珠、木珠、水珠、火珠、土珠。嘿嘿,這個名字取得巧妙,師父也怕是要歡喜。”

臨走,巫鹹天師徒兒突然想起,還一件要事忘了交待,對兩個童子道:“差點忘了:丹爐中還有一顆珠子,因為雜質過多,按人間的時間計算,還需要煉上好幾百年,到時我一並來取,就正好是六六大順。”說完化為煙縷離去。

小師父攜了寶物到巫山頂峰見巫鹹天師,歡歡喜喜獻上寶珠。

巫鹹天師正在打坐,睜眼看了看,笑道:“十年之功,算是成了。”

徒兒大喜。

巫鹹天師又道:“可惜還差了最後一哆嗦。”

徒兒不服道:“請師父指教!”

“此五珠,源自五山之精氣,經五行之真火曆煉,已成仙物,但還需取五山之濃縮精水浸潤一刻,使其水火相濟,方才能靈通天地之間。”

徒兒聽了,大失所望,把那煉五劍的事,話到嘴邊,咽回肚裏,道:“我去將寶珠浸潤了回來。”

巫鹹天師笑道:“不必,你隻需把五顆珠子送到一個地方,自會有人去取。為師並附送兩冊經書。同時,你取的名字,也須改一改,稱為盤瓠五龍珠。”

徒兒道:“這是為何?”

“你練丹的地方,那裏的濮人,最敬龍蛇,因此其山川精氣練出的寶珠,不論什麼活物若吞了,會變成龍。”

“這又是為何?”

巫鹹天師不悅道:“你向來話少,我才喜歡,為何從丹涪水回來,便學得話多。”

徒兒笑道:“師父休要嫌我,你這一說,我也猜出是為了仁獸騶吾神。”

天師道:“騶吾要什麼龍珠?”

徒兒道:“隻要能起身回生,再返神界,管他是龍還是虎,是蟲還是魚。其實徒兒早就明白了,師父是為了巫奾等幾位師兄。”

巫鹹天師假意喝道:“你休要再提那幾個不成器的東西!要不是巫奾等出了事,為師也不會收你這個笨徒兒!何來這麼多廢話!”

說完,巫鹹天師閉目修行,不再理會徒兒。

按巫鹹天師指點,徒兒將五顆龍珠和兩冊經書送到了一個地方,就是丹涪水第三大險地夢幻穀(事見本書第25章《蟒王識龍珠》)。

巫鹹天師徒兒又想道:“一發做個人情,將那五支寶劍也送了。”

然後歡天喜地回去複命。

巨人講的這一樁故事,說的正是這一次瞫夢龍、木莽子、樊雲彤、荼天尺、巫城五人吞的寶珠和進洞要取的五龍劍的來曆。

母青山根本不想聽巨人講什麼往事,隻希望他快點結束,越快越好,逃命最要緊,因此聽得迷迷糊糊,多數沒有聽清楚,暗想道:“這也太玄妙了,不知他說的是真是假。”

母青山正在胡思,又聽巨人道:“我九歲時,小師父把我和同母的弟弟夢九哄進這個洞裏,讓我們拜他為師,跟他學仙術,說是可長生不老。

“師父走後,又是好些年,來了一隊人,想要取寶劍,我兄弟不讓他們取,打不過我們,那夥人就設了一個毒計,引誘我兄弟倆吃了一缽湯,想用美人計破了我們的童子身。

“我兄弟倆藥性發作,身體陡長,煉丹的洞裏容不下我,我隻得到最大最高的這個洞子裏來,但從此就出不了這個大洞了,隻得那夥人他胡來。”

母青山聽說是同族人,心放寬了不少,道:“那群人後來走了嗎?”

“哪裏走!後來原形畢露,才知是萬風林海修行的蟒蛇。悔之不及。我在這裏,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啊。這洞中有一條小河經過,常有魚蝦等遊來,也有誤進洞裏來的各種活物,比如蟒蛇、山羊、山豬之類,我都可以吃,隻要能吃的,見什麼吃什麼。那妖王也有點良心,間些日給我送些吃的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