蚺飛聽鬥武答話,咬牙切齒。
馳名道:“此時不可計較,迅速送巴秀將軍回去要緊!”
巴秀道:“你等不可管我,快快回去!馳名,務必轉告世子、八公子,依我所言,與楚軍決一死戰!”巴秀說完,喘氣。
巴秀又道:“楚軍既然發現了我們,就猜到會有偷襲,卻未必便猜到會用水攻,此計仍可行,但需有其他更多的配合。”
聽巴秀此言,幾人都明白他自知傷重,恐怕不能活著回到巴峒了,心中難言。
蚺飛道:“請將軍堅持!我等絕不會放棄將軍!”
巴秀搖頭。
采藥人道:“小人常年采藥,略通醫術,我先看看將軍傷在何處?”
“你幾人放下我,快快走……”巴秀話未說完,昏迷了過去。
蚺飛道:“背也要把將軍背回去!”
采藥人道:“這樣不行,必須做一副擔架。”
幾名武士抽劍砍樹,找來葛藤,很快製成一副簡單的擔架,抬起巴秀向巴峒走。
走不多遠,馳名讓一個輕傷的武士迅速回去向八公子巴遠安稟報,快來人接應,但除了對巴遠安,對其他任何人不得說出巴秀受了重傷。
馳名等又走出十餘裏路,一路昏迷的巴秀醒了過來,令停下擔架。
馳名一路都在觀察巴秀的情形,知道他很難熬過去了,跪下身去,忍住眼淚道:“將軍,有話請講。”
“養明……”
雖是敵將,巴秀與養明相互尊重,這點馳名很清楚,但巴秀此時,一定另有意思,馳名欲再問,發現已經停止呼吸了——亂石落下之時,巴秀雖然被兩名貼身侍衛壓在身下,擋了不少石頭,但其中一塊飛落下來的石頭,砸到了巴秀,致其脾髒嚴重破裂。
馳名痛叫一聲:“天不佑巴!”淚水噴湧而出。
一代巴將,就此隕落。久經沙場的巴秀做好了隨時戰死的準備,但沒有想到會死於一個與楚將鬥武偶遇的事件。
後世有人評說:巴秀之後,巴國再無真正意義上的大將之才;巴東安、巴遠安等人,權術強於戰術,而唯一的希望,巴東安之子巴睿幾年後就死了;樊雲彤、荼天尺、巴櫓、巴蓬、共彪等人,僅可稱之為猛將;而瞫夢龍、木莽子等,則由於巴國宗族、等級製度的限製,難以進入最高決策層曆練,可以施一些見子打子的雕蟲小計,缺乏放眼天下的戰略眼光;高級人才匱乏,是巴國迅速衰敗,僅離此時四十五年後滅國的因素之一。
巴秀是迄今為止,當場陣亡在巴國東南部戰場的最高將領,戰停之後,追封侯爵位。
巴秀兩子一女,其兩子皆平常之人,後來亦任將領,皆戰死;唯其女巴慧,甚聰明,有乃父之風,可惜身為女子,後來嫁到國都江州的大貴族,為一代有名的鄭氏夫人。
將軍巴秀突然遇難,讓巴軍將領們一時難以接受。
有人主張暫緩舉哀,以穩定軍心和不使楚國人知道勁敵去了;有人主張以巴秀之死,激勵士氣,同仇敵愾。
巴秀之死,本來是一場意外,但打亂了巴軍的部署,更讓迷信的世子巴東安等高級將領認為是出師不利的預兆,下定了立即分兵回救都城江州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