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昭襄王為了拆散齊楚聯盟,他使用兩種手段。對楚國他用的是硬手段,對齊國他用的是軟手段。他聽說齊國最有勢力的大臣是孟嚐君,就邀請孟嚐君上鹹陽來,說是要拜他為丞相。
孟嚐君是齊國的貴族,名叫田文。他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專門招收人才。凡是投奔到他門下來的,他都收留下來,供養他們。這種人叫做門客,也叫做食客。據說,孟嚐君門下一共養了三千個食客。其中有許多人其實沒有什麼本領,隻是混口飯吃。
孟嚐君上鹹陽去的時候,隨身帶了一大幫門客。秦昭襄王親自歡迎他。孟嚐君獻上一件純白的狐狸皮的袍子作見麵禮。秦昭襄王知道這是很名貴的銀狐皮,很高興地把它藏在內庫裏。
秦昭襄王本來打算請孟嚐君當丞相,有人對他說:“田文是齊國的貴族,手下人又多。他當了丞相,一定先替齊國打算,秦國不就危險了嗎?”
秦昭襄王說:“那麼,還是把他送回去吧。”
他們說:“他在這兒已經住了不少日子,秦國的情況他差不多全知道,哪兒能輕易放他回去呢?”
秦昭襄王就把孟嚐君軟禁起來。
孟嚐君十分著急,他打聽得秦王身邊有個寵愛的妃子,就托人向她求救。那個妃子叫人傳話說:“叫我跟大王說句話並不難,我隻要一件銀狐皮袍。”
孟嚐君和手下的門客商量,說:“我就這麼一件,已經送給秦王了,哪裏還能要得回來呢?”
其中有個門客說:“我有辦法。”
當天夜裏,這個門客就摸黑進王宮,找到了內庫,把狐皮袍偷了出來。
孟嚐君把狐皮袍子送給秦昭襄王的寵妃。那個妃子得了皮袍,就向秦昭襄王勸說把孟嚐君釋放回去。秦昭襄王果然同意了,發下過關文書,讓孟嚐君他們回去。
孟嚐君得到文書,急急忙忙地往函穀關跑去。他怕秦王反悔,還改名換姓,把文書上的名字也改了。到了關上,正趕上半夜裏。依照秦國的規矩,每天早晨,關上要到雞叫的時候才許放人。大夥兒正在愁眉苦臉盼天亮的時候,忽然有個門客捏著鼻子學起公雞叫來。一聲跟著一聲,附近的公雞全都叫起來了。
守關的人聽到雞叫,開了城門,驗過過關文書,讓孟嚐君出了關。
秦昭襄王果然後悔,派人趕到函穀關,孟嚐君已經走遠了。
孟嚐君回到齊國,當了齊國的相國。他門下的食客就更多了。他把門客分為幾等:頭等的門客出去有車馬,一般的門客吃的有魚肉,至於下等的門客,就隻能吃粗菜淡飯了。有個名叫馮驩的老頭子,窮苦得活不下去,投到孟嚐君門下來作食客。孟嚐君問管事的:“這個人有什麼本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