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黃巾起義(1 / 1)

漢靈帝昏庸腐敗,寵信宦官,隻知道吃喝玩樂。國庫裏的錢耗盡了,他們便在西園開了一個挺特別的鋪子,專門用來搜刮錢財。有錢的人可以公開到這裏來買官職,買爵位。

老百姓麵對朝廷的腐敗,地主豪強的壓迫,再加上接二連三的天災,活不下去了,紛紛起來造反。

巨鹿郡有弟兄三個,老大名叫張角,老二名叫張寶,老三名叫張梁。三個人不僅有本領,還常常幫助老百姓排憂解難。

張角通曉醫術,給窮人治病,從來不要錢,深得窮人的擁護。

他知道農民隻求安安穩穩地過日子,可眼下受地主豪強的壓迫和天災的折磨,多麼盼望有一個太平世界啊!於是,他決定利用宗教把群眾組織起來,創立一個教門叫太平道。

隨著他和弟子們的傳教廣泛深入民間,相信太平道的人越來越多。大約花了十年的時間,太平道傳遍了全國。各地的教徒發展到幾十萬人。

張角和其他組織者商議後,把全國八個州幾十萬教徒都組織起來,分為三十六方,大方有一萬多人,小方六七千人,每方選出一個首領,由張角統一指揮。

他們秘密約定三十六方在“甲子”年(公元184年)三月初五那天,京城和全國同時舉行起義,口號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蒼天”,指的是東漢王朝,“黃天”,指的是太平道。張角還派人在洛陽的寺廟和各州郡的官府大門上,用白粉寫上“甲子”兩字,作為起義的暗號。

可是,在離起義的時間還有一個多月的緊要關頭,情況發生了變化,起義軍內部出了叛徒,向東漢朝廷告了密。

麵對突然變化的形勢,張角當機立斷,決定提前一個月舉事。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張寶稱為地公將軍,張梁稱為人公將軍。三十六方的起義農民,接到張角的命令後,同時起義。因為起義的農民頭上全都裹著黃巾,作為標誌,所以稱做“黃巾軍”。

漢靈帝得到消息後,驚慌失措,忙拜外戚何進為大將軍,派出大批軍隊,由皇甫嵩、朱攜、盧植率領,兵分兩路,前去鎮壓黃巾軍。

然而,各地起義軍聲勢浩大,把官府的軍隊打得望風而逃。大將軍何進不得不請求漢靈帝調集各州郡的力量,讓他們各自招募兵丁,對付黃巾軍。這麼一來,各地的宗室貴族、州郡長官、地主豪強,都借著攻打黃巾軍的名義,乘機擴張勢力,搶奪地盤,一時間,把整個國家鬧得四分五裂。

黃巾軍麵對東漢朝廷和各地地主豪強的血腥鎮壓,進行了艱苦頑強的抵抗。在形勢極為嚴峻的關鍵時刻,黃巾軍領袖張角病死。張梁、張寶帶領起義軍將士繼續和官兵進行殊死搏鬥,先後在戰鬥中不幸犧牲。

起義軍的主力雖然失敗,但是化整為零的黃巾軍一直堅持戰鬥了20年。經過這場大規模起義的沿重打擊,東漢王朝的腐朽統治,也就奄奄一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