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王安石變法(1 / 1)

宋仁宗在位四十年,雖然朝中有像範仲淹、包拯等一些正直的大臣,但是並沒有真正使他們發揮作用,因而國家越來越衰弱下去。宋仁宗沒有兒子,死後由一個皇族子弟做他的繼承人,這就是宋英宗。英宗隻在位4年,就得病死了。太子趙頊即位,這就是宋神宗。

宋神宗即位的時候年僅20歲,想有一番作為。他看到國家衰弱的景象,有心改革一番,可是他周圍的人,都是仁宗時期的老臣,就連富弼這樣支持過新政的人,也變得暮氣沉沉了。宋神宗想,要改革這種現狀,一定得找個得力的助手。

宋神宗即位之前,身邊有個叫韓維的官員,常常在神宗麵前談一些好的見解。神宗稱讚他,韓維說:“這些意見都是我朋友王安石說的。”從那時起,宋神宗就對王安石有了一個好印象。現在他想找助手,便想到了王安石。於是下了一道命令,把正在江寧做官的王安石調到京城來。

王安石是宋朝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西)人。他年輕時,文章就寫得很出色了,得到了歐陽修的讚賞。

王安石在地方做了二十年的官,名聲越來越大。後來,宋仁宗調他到京城做管理財政的官。他一到京城,就向仁宗上了一份近一萬字的奏章,提出他對改革財政的主張。宋仁宗剛剛廢除範仲淹的新政,一聽到要改革就頭疼,便把王安石的奏章束之高閣。王安石知道朝廷沒有改革的決心,自己又跟一些官員合不來,就趁母親去世的時機,辭職回家了。

這一次,他接到宋神宗召見的命令,又聽說神宗正在物色人才,就高高興興地進京來了。

王安石一到京城,宋神宗就單獨召見他。神宗一見麵就問他說:“你看要治理國家,該從哪兒人手?”

王安石從容地回答說:“先從改革舊的法度,建立新的法度開始。”

1069年,宋神宗把王安石提為副宰相。經過宋神宗批準,又起用了一批年輕的官員,並且設立了一個專門製定新法的機構。至此,王安石抓住了變法的權力。這樣一來,他就放開手腳進行改革了。

王安石的變法鞏固了宋王朝的統治,增加了國家收入,但也觸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了來自朝廷內外各種勢力的反對。

宋神宗聽到反對的人不少,就動搖起來。

王安石眼看新法實行不下去,便上書辭職。宋神宗也隻好讓王安石暫時離開東京,去江寧府休養。

第二年,宋神宗又把王安石召回京城當宰相。誰知幾個月後,天空出現了慧星。這本來隻是一種正常的自然現象,但是在當時的人看來這是不吉利的預兆。宋神宗又慌了,要大臣對朝政提意見。一些保守派便趁機對新法攻擊誣蔑。王安石竭力為新法辯護,讓宋神宗不要相信這種迷信的說法,但宋神宗還是猶豫不定。

後來王安石無法繼續貫徹自己的主張,便於1076年春天,再一次辭去宰相的職位,回江寧府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