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海王星(1 / 2)

天王星的兄弟

在大型天文望遠鏡裏的海王星,呈現出淡藍色的圓麵,人們自然而然地聯想到蔚藍色的大海,西方人用羅馬神話中的大海之神——尼普頓的名字來稱呼它,中文譯為海王星。

海王星繞太陽運轉的軌道半徑為45億千米,是地球距離太陽的30倍,公轉一周需要165年。從1846年發現到今天,海王星還沒走完一個全程。

海王星的直徑是49400千米,外形和天王星類似,質量比天王星略大一些。

海王星的內部結構與天王星極為相近,所以說是天王星的孿生兄弟。

海王星表麵也有厚厚的大氣層包圍著,大氣中含有氫、甲烷和氨等氣體。

由於海王星離太陽遙遠,表麵有效溫度為-230℃,但在紅外波段,海王星的輻射能量超過它所吸收的太陽能量,這表明海王星也可能存在內部局部能源。從1989年8月“旅行者2號”考察海王星時發回的照片上發現,海王星上麵有一個大鵝卵形黑斑,兩個暗斑和三個亮斑。黑斑的直徑約為1.28萬千米,看上去像一隻大眼睛,大約每10天逆時針旋轉一周。這個大黑斑實際上是一個氣旋,它是海王星大氣的高壓區,在它上麵約50千米處有一些像卷雲般的雲朵。分析顯示,在海王星大氣中含有高濃度的甲烷和氫硫化物。

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內部結構既不像類地行星富含矽、鐵,又不像巨行星那樣富含氫、氦,它們基本上是由水、甲烷、氨等氫化物構成;而矽酸鹽、鐵、氫和氦隻是次要成分。這就是說,雖然天王星和海王星也像巨行星那樣是液態行星,但它們的化學成分已不是原始星雲物質。

現在認為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大氣中氫仍是主要成分,其內部結構分為三層:富氫的大氣層,其質量為1—2倍地球質量;由甲烷、氨和水構成的液態幔,其質量約為地球質量的10倍;岩—冰核,其質量約為地球質量的3倍。

根據地麵觀測,天王星和海王星也有磁層。為此,“旅行者2號”的探測項目中設置了對天王星、海王星磁層的探測項目。“旅行者2號”在到達天王星最近距離點之前,就探測出天王星發出的射電信號和帶電粒子流。經測定,天王星也有磁層結構,其磁層中主要是由質子和電子構成的等離子體。

磁層在朝向太陽的一麵至少延伸到59萬千米的高度,其磁尾延伸到600萬千米。天王星也有與地球範艾倫帶類似的輻射帶。

1989年8月24日,“旅行者2號”抵達海王星近區,對海王星進行多方麵的探測。觀測資料向我們展示了海王星的“畫卷”。海王星是一顆藍綠色的行星,大氣層內十分活躍,各層的雲都在高速流動,風暴層出不窮。在大氣層中存在兩個暗斑和3個亮斑。其中一個大暗斑在東西方向上達12000千米,南北方向上達8000千米,位於海王星南半球南緯21°,與木星大紅斑一樣,是沿逆時針方向運動的氣團。大黑斑的南部還伴有明亮的白斑。“旅行者2號”還新發現海王星有6顆衛星,使海王星衛星總數達到8顆。發現海王星有5條光環。迄今為止,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都具有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