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賞劍大會”,其實是華山派做東,邀請天下各派齊聚華山,拿出近三年新出寶劍神兵,供大家共賞。當然這隻是其中一小部分內容,主要的還是提高平台,讓各路英雄切磋較藝,再請幾名武林中威望與武功俱佳的長者做些點評。雖然明裏不做排名,但私底下還是會有好事者排個子醜寅卯的。
待一眾事宜交待完畢,眾人便紛紛散去,瀟瀟子叫住了林音,讓他跟自己走。下了朝陽台,再往東走,穿過一片竹林,再繞開幾座巨石,來到一座小院前。瀟瀟子沒有帶林音進去,說道:“這裏是為師的住所,以後你若有事,便可來這裏找我。”林音說是。瀟瀟子看了看林音背上的兩把劍,問道:“你會用劍麼?”林音道:“會一些。”瀟瀟子有些不悅,說道:“會就是會,不會就是不會,什麼叫會一些。”林音有一點慌張,忙說道:“回師父,我會使劍。”瀟瀟子點點頭,翻了翻厚實的眼皮,說道:“你耍幾招我看看。”
林音說好,便解下背上的晚劍。他邊解劍邊想:“太白先生教的劍法,會不會太高明了些,可是任大哥教我的武功又沒有劍法,這些有些難辦了,早知道就說自己不會使劍。可是那我背兩把劍幹嘛?看來我得會使,還得不能太差,不然兩把劍實在說不通。”心中有了主意,林音便對瀟瀟子行了一禮,便拔出晚劍,又將李白所授劍法施將開來。
這套劍法並無名稱,但其劍如其詩,奔放灑脫,自然天成,一招一式如羚羊掛角,無跡可尋,端的是十分瀟灑。林音雖然是第一次用真劍施展這套劍法,但卻熟練無比,不經意間注入的一點點內力,隱隱有劍氣滋出。
一旁觀看的瀟瀟子,初始不屑一顧,待看了幾招後臉上陰晴不定,漸漸心中卻越來越驚訝:“這小子年紀輕輕,劍法倒是十分高明,並且還是是自己未曾見過的。他內力似乎也不低,完全不是這個年紀該有的。如果真的是傳自他的父親,那他父親想必也是武林成名好漢才對。”
林音一邊一招一式將劍法施展出來,一邊控製內力,小心不要激發出劍氣。待使出一式騰空後刺的劍招時,忽然瞥見瀟瀟子臉上神色不定,頓時心中大驚,暗道不好:“這套劍法還是太出彩了,一會被問起來,可不知道該怎麼解釋。”便有心打亂劍招,又覺得如果錯誤太明顯,瀟瀟子必定可以看的出來,到時候更是此地無銀三百兩了。
林音心知,不能在此刻收手,隻能漸漸的將劍招變的平淡普通,但又須循序漸進,逐漸降低水準才行。為什麼任大哥沒有教我一些劍法呢,唉。又想到:“任大哥武功那麼高,肯定會使劍,不過他也已經不需要用劍了。”忽然眼見一亮:“掌法如果用劍使出來,未必就不可以,自己所學的機種武功裏,不有一套‘劍閣十三式’嗎,何不用劍做掌,試上一試。”
想到便試,劍閣十三式本是任成自創的一套掌法,招式極其簡單,有攻無守十分淩厲。林音以劍作掌,竟然劈砍挑刺,樣樣不落,看起來有模有樣的,倒也看不出來是一套掌法所改。劍閣十三式畢竟還是掌法,以劍使出,雖然看似無紕漏,但威力小了很多,也不如李白所授劍法那般神妙。瀟瀟子看到這裏便覺:“這小子,似乎所學頗亂,一套劍法竟然使得虎頭鼠尾,不得善終,還是太年輕。”
林音“一套”劍法將將使完,邊收劍入鞘,向瀟瀟子抱拳行禮,邊站到了一邊。瀟瀟子點點頭,說道:“還不錯,你學劍有些時日了吧。”林音道:“回師父,弟子九歲學劍,已有五年多。”瀟瀟子道:“嗯,你雖有根基,但入我華山派,本門的武功心法還是要學的,待下月賞劍大會結束,我再傳你武功,你先回去吧,記得每日卯辰之交,去朝陽台點卯。”林音稱是後,便告辭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