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那俱明法王竟然衝向已落敗的伍召原,想補上一招,取他性命。台下群雄紛紛破口大罵,卻無人上台製止。台高一丈,站太近便看不清台上情形,因此除了台下的摩尼教弟子,其餘群雄,最近的也在數丈以外,且那些大高手多在遠處觀看,更是來不及上台。
俱明法王離伍召原已不足一丈,伍召原卻仍不能起身抵抗,眼見便要斃命於俱明法王手下。不過此時一把長劍從天而降,直直落在兩人中間,竟插入石台,硬生生逼停飛衝過來的俱明法王。長劍還不停顫動,群雄又見一少年飛身上了台子。
少年正是林音,他離台子最近,但仍不及上去救人,靈機一閃,拔出晚劍擲上台子,終於還是救了伍召原一命。上台後他先不去管俱明法王,攙起伍召原,又將他送下台子。伍召原雖敗於俱明法王,其實受傷並不重,隻是氣餒沮喪之下,一時半會沒回過神來。此時見林音救了自己,感激的看了他一眼,又不禁為他擔心。
林音拔出插在石台上的長劍,對那長的極俊的俱明法王說道:“華山派嶽尋,特來討教明教俱明法王高招。”他仍不知伍召原為何會敗,想來怕是俱明法王用了什麼陰謀詭計,便打定主意:與他對戰時要千般小心仔細。
台下又是嘩然,許多人紛紛在問:“華山派不是陷於戰火,不能過來了麼?”也有一兩人記得林音,一年多前他便在華山派賞劍大會上小出風頭。
俱明法王看了林音好久,忽然說道:“是你!你可知我們一直在找你?”聲音極低,隻有林音聽清。
林音正色道:“是我,兩年前大林寺便見過你。”俱明法王忽然哈哈大笑,說道:“看來我們抓錯人了。”聲音很大,不過台下的人都聽的莫名其妙。
不過林音立時明白他話中之意,又驚又怒又暗喜。驚的是俱明法王如此便輕鬆承認是摩尼教派人抓走的任玥;怒則不必說;喜自然是因為終於有了任玥的線索。不過綜而言之,還是怒氣更多。
俱明法王似乎故意激怒林音,趁他分神,竟快速絕倫的衝了過來。林音鋼牙緊咬,爆喝一聲,又將晚劍插入石台,又拔出西林劍,喊道:“嚐嚐老子的太虛劍氣。”說完便有森森劍氣,以晚劍為心,向四周蔓延開來。太虛氣場有減敵速度之效,因此林音一上來便以劍氣場克製俱明法王鬼魅般的身法。
果然,俱明法王離林音還有一丈時,身形步伐竟變遲滯,他緊皺眉頭,又強催內力,快速向林音衝去。林音右手扶住晚劍劍柄,左手持西林劍與俱明法王對戰。俱明法王與伍召原過招時本已受了些輕傷,加之他在氣場內身法受限製,因此與林音對招,竟絲毫未占上風。
西林劍最適合施展十方散劍的招式,不過林音受製於插在地上的晚劍,一些招式卻有些不便使用。俱明法王從未見識過如十方散劍這邊簡便有效的劍法:他一掌過去,對方就還一劍;剛想繞到林音身後,林音卻頭也不回的旋劍回削;因此他出了十數招都毫無用處。
不過此時林音也覺不行,這樣雖能使自己不敗,但更是無法傷敵。心如電轉,便猶豫是否要拔出晚劍,與俱明法王遊鬥。
俱明法王用的武功招式林音全然不懂,但林音看出俱明法王的武功不似中原武穴,招式都極怪異,且大多簡便有效,與十方散打或十方散劍頗有幾分相似。
忽然,俱明法王怪叫一聲,便又整個人化作一道白影,直衝林音過來。林音想起,不久前俱明法王便是以這招打敗了王一虎。不過王一虎武功不如林音,又沒有氣場能減俱明法王速度,林音卻不一樣。西林劍連刺,化作數道劍花,生生攔住了衝過來的俱明法王。俱明法王雙臂成環,掌心朝外,一道掌風猛的向林音擊去;林音忽覺被一道旋風困住,似有兩股勁力在拉扯自己,暗道:“這人武功好奇怪,內力竟能如此盤旋轉向。”不過他內功修為雖未至大成,但氣海中內力球之威,也不可小覷,真氣自內向外猛然散出,俱明法王施加的撕扯之力便瞬間消失。
林音嘿嘿一笑,看著臉色微便的俱明法王,拔出地上的晚劍,雙劍同時刺了過去。林音內力尚不足以劍憑空不觸地就生出氣場,因此此時太虛氣場立刻消散,俱明法王隻覺身子一鬆,身形步法又靈快了起來。
左手太虛劍法,右手十方散劍,雙劍合攻,威力更勝單手用劍。俱明法王又是一驚,卻沒想到林音竟會雙手同時使出兩種劍法;轉念又一喜,低聲說道:“打神訣果然玄妙,竟有這種奇怪功法。”其實雙手同時用兩種不同劍法並非得自《打神訣》,是林音自己摸索,又得公西晚晚指點如何協調使用兩把劍,才學會的。(公西晚晚的雙劍是用一種劍法,專門用於雙劍的。原諒我,這點有些模仿金庸先生寫的左右互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