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茹毛“喝”血狀元郎(2 / 2)

蕭九歌眯著眼睛看了看曹楓,輕聲說道:“人在學會種地以前,本是打獵捕魚為生,有一身蠻力就能衣食無憂,後來有了農桑,有了飼養,獵戶就少了,現在也是一樣,商人,如今這個時代,哪裏離得開商人呢?”

一場辯論草草收尾,曹楓不再辯駁,蕭九歌也不追擊,甚至皇上也沒有多問。幾天以後,禮部終於放榜了,狀元是蕭九歌,榜眼是曹楓,探花是於顯光。

於顯光並不是來自名門望族,對這個成績非常滿意,曹楓卻氣得摔了文房四寶,他想不通為什麼皇上會欽點蕭九歌這個紈絝子弟,連“茹毛飲血”都不會講的文盲,竟然也能當狀元郎!

皇上不是不知道曹楓委屈,於是意圖賜婚長樂公主與曹楓,畢竟曹楓是曹貴妃的侄子,這樣一來當了駙馬,也算是安撫了曹景騰一係。

這件事皇上沒有直接下旨,而是先找曹貴妃商量,不管怎麼說長樂公主曾經嫁過一次,而且駙馬至今生死不明。

曹貴妃是個很柔弱的女人,在深宮中處處以人為善,皇後娘娘死後,她本應是**之首,但因為性格素來軟弱,根本擔不起這個責任,這才出現後來淑妃與德妃爭權的事情。曹貴妃同情長樂公主的遭遇,這長樂公主本是龍翔乾年輕時與宮女私通生下的女兒,據說宮女分娩那天死於難產,長樂公主便寄養在一個妃子那裏,龍翔乾登基以後,追封宮女為妃,也給了女兒長樂公主的封號,坊間有傳聞,在立儲的關鍵時刻,龍翔乾的幾個弟弟拿這件事做文章,說龍翔乾貪花好色,與宮女有染,辱沒了皇族血脈,龍翔乾為了讓弟弟們閉嘴,就在宮女生下女兒之後把她毒殺了。當然了,這些都隻是傳聞,並沒有足夠的證據。後來長樂公主被賜婚被武狀元趙鐵生,郎才女貌,雙宿雙飛,也算是一段佳話,沒想到二人情深緣淺,婚後不久趙鐵生出征寧遠,一去不回,有人說他死在亂軍之中,也有人說他歸附範翼,一起投降了敵酋,並且被冰原帝國的公主相中,當上了冰原帝國的駙馬。當然了,這些也都是傳聞,沒有準確的消息。不管傳聞是真是假,長樂公主十年來門庭冷落卻是真的,曹貴妃心善,覺得這是件大好事,而且曹楓這個侄子文武雙全,長相又英俊,現在高中榜眼,朝中又有曹景騰的提攜,日後必定前途無量。如果皇上諭旨賜婚,不僅解了長樂公主的寂寞之苦,又對曹楓的仕途大有裨益,無論哪個角度來看,這都是雙贏的好事,於是極力讚同,甚至生怕被旁人搶了先機,自作主張應允下來。

皇上見曹貴妃大力支持,也就不再猶豫,一道聖旨傳至曹府。曹景騰也希望曹楓能與長樂公主喜結連理,雖然長樂公主有過一次婚姻,但能娶到公主,還需要在乎那些嗎?這次未與妹妹商量,想不到兄妹二人的意見不謀而合,這是妹妹進宮以來,做的唯一一件大好事,曹景騰隻是擔心曹貴妃能不能支持,卻忘記問問侄子的意見,這也難怪,大龍國的婚俗曆來講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尤其是豪門望族,子女的婚姻往往隱含著某種家族雙贏的因素,所以曹景騰在運作這件事的時候,完全沒有考慮曹楓的想法。

曹楓接到聖旨以後,頓覺五雷轟頂,當駙馬娶公主是好事,曹楓心裏也很向往,但長樂公主再好,也是個寡婦,是個克夫的不祥之人,堂堂大龍國聞名朝野的才子,絕不能娶一個二手貨,這種觀念在曹楓的思維中根深蒂固,所以死活不同意。

聖旨是下給曹景騰的,先是表彰了一些其它功績,然後說賜婚曹家,點名榜眼曹楓為駙馬,所以接旨的人是曹景騰。曹景騰接下聖旨就開始籌備,哪成想曹楓卻不答應,態度堅決,寧死不從。

曹景騰本想動用家法,但皇上賜婚比較急,婚期迫近,如果打傷了曹楓,對長樂公主沒法交代,說不通又打不得,氣得曹景騰吹胡子瞪眼,把曹楓的父母痛罵了一頓。曹楓的父母都是老實本分人,依附於曹景騰,謀一份小差事,被訓得魂不附體,但是這件事連曹景騰都鎮不住曹楓,更不用說他的父母了,好在距離皇上定下的婚典還有一個月時間,可以慢慢規勸,希望曹楓能夠顧全大局,否則這抗上之罪,就連曹景騰也吃罪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