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九歌在城頭上看得真切,很快想明白了這支援軍的出處,連忙吩咐丁雄別傻等著了,立即出城,再打一個反衝鋒。
城裏的士兵早就想出城了,因為城內到處都是大糞的味道,簡直沒法喘氣。接到軍令興奮得嗷嗷直叫。
丁雄帶著一路,驚無影帶著一路,一共大約三萬人,順著鐵騎軍剛剛造好的浮橋衝了過去。
鐵騎軍遭到三麵圍攻,頓時陣腳大亂,仿佛到處大龍軍,這一戰殺得天昏地暗,縱使冰原鐵騎實力再強,也不得不向後撤退。這是冰原鐵騎自從組建以來,第一次兵力相當時遭遇慘敗,潰退百餘裏才穩住陣腳,清點人數十萬鐵騎軍剩下了六萬,駭得鄂納錯麵如土色,生怕哥哥鄂多古會一怒砍掉自己的腦袋。
擊退了鐵騎軍,三路人馬勝利會師,赤州守衛戰雖然勝了,但也是慘勝,蕭九歌接管城池的時候共有六萬三千人,此刻不足三萬,塔州增援的四萬五千人也損兵兩萬有餘,也就是說大龍軍的損失接近六萬,這還不算蕭九歌接管城池之前,被鐵騎軍先鋒官沃赤赫擊潰的那些兵力。由此可見冰原鐵騎堪稱世上第一勁旅,並沒有誇大其詞。不過結合以往大龍軍與鐵騎軍的戰例,這次赤州守衛戰算得上是大勝,徹底打破了鐵騎軍的不敗神話。
孫德久和丁雄都是軍中宿將,不僅相識多年,而且經常並肩作戰,很有默契地在城外鞏固防線,防備鐵騎軍反撲,其實鄂納錯此時勉強能夠收攏兵力,根本就無力組織反撲。
第二天天色蒙蒙亮的時候,七王爺的大軍風塵仆仆來到赤州,心急如焚的龍翔天看到戰果,驚得張大了嘴巴,雖然在重生之前他早就知道蕭九歌是用兵的天才,可謂鬼神莫測,但想不到憑借並不堅固的城牆,少的可憐的軍械和無力死守的兵力,非但硬碰硬阻擊十萬鐵騎軍,更不可思議的是竟然打了一個大勝仗,重創冰原鐵騎,斬首四萬之眾,如此輝煌的戰果是以往不曾有過的,也是鐵騎軍自從創立以來最重大的一次失敗,而取得這種驚天大勝的部隊竟然不是大龍軍的主力。
龍翔天接管了赤州城,簡單聽了這些天的戰況彙報,然後命令孫德久與沈青率軍回防塔州,保護大皇子安全,又派出斥候探聽鄂納錯和鐵騎軍殘部的蹤跡,準備打一場生死決戰。
蕭九歌待七王爺部署完畢,這才笑道:“王爺,既然赤州無虞,末將這就去追趕蔡鵬舉將軍了,末將做事欠妥,把好好的赤州搞得臭氣熏天,王爺勿怪。”
龍翔天很想把蕭九歌留在身邊,但深知他的性格,知道他決定的事情,是萬萬留不住的,尤其是事關葉秋雨,更是蕭九歌的逆鱗,還是不去觸黴頭了,於是互道了珍重,便為蕭九歌送行。
送走了蕭九歌,七王爺把此戰的詳細經過寫成折子,派人快馬送往京城。皇上十分關注北疆戰事,看了奏折龍顏大悅,在乾清宮召見幾位肱骨之臣,連幾位妃子也沒有遣開,便讓小太監把七王爺的折子宣讀一遍。
眾人各自欣喜,兩個皇子都如期占領了城池,而且在二皇子所守衛的赤州城展開了一場血戰,重創冰原鐵騎,更難能可貴的是大皇子起兵支援,相當於兩位皇子不計前嫌,內外夾攻才取得了這場大勝。
旁人也就罷了,德妃娘娘對這個戰果無比震驚,她曾經伴駕出征,深知鐵騎軍的厲害,想不到蕭九歌這個紈絝子弟竟然有這等能耐,突然想起了師門的密令,倘若確定蕭九歌真的是不學無術的紈絝子弟,就保他不死,如果蕭九歌是裝瘋賣傻,就把他置於死地。如今看來蕭九歌絕不是一個紈絝子弟那麼簡單,也不知道師門得知北疆戰報,會不會怪罪自己情報不準。
另一個震驚的人是袁慶烈,他官居兵部尚書,年輕的時候曾經出身軍旅,也知道鐵騎軍的戰鬥力,萬萬想不到蕭九歌竟然舉重若輕,連續拿下一個城寨,兩座城池,又打退了冰原鐵騎,這等戰功又該如何封賞呢?
表情最怪異的人是龍飛霞,皇上埋頭看折子的時候,她站在一旁芳心亂跳,不知道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聽完小太監的宣讀,這才放下心來,不過很快芳心又懸了起來,暗道糟糕,蕭九歌有了這等戰功,必定得到父王的賞識,看來這門婚事更難推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