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關於某事物的"實得信息",是指主體在觀察該事物的過程中淨得的關於該事物的信息。它不僅與事物本身的運動狀態及其變化方式有關,而且也與主體的觀察能力以及實際的觀察條件有關。

理想條件下,主體關於某事物的實得信息量是該事物的實在信息量與主體關於該事物的先驗信息量之差,即實得信息量=實在信息量-先驗信息量以上是關於信息定義及其體係的討論。

信患的特征、性質與功能明確了信息的基本概念之後,就可以進一步研究信息的特征、性質、功能問題。闡明這些問題,又可以反過來深化對信息概念的理解。需要強調的是,對於信息的定義、特征、性質、功能和分類的討論,必須保持概念的內在統一性及和諧性。

信息有許多重要的特征、性質和功能,但是,由於不同研究人員的背景不同,研究的目的不同,他們做出的歸納也會各不相同。這裏將從信息科學理論研究的角度,指出信息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特征、性質和功能。

.信息的特征首先來看一看信息的幾個最基本的特征。

第一特征:信息來源於物質,又不是物質本身,因此它從物質的運動中產生出來,又可以脫離源物質而寄生於它物質(媒體),相對獨立地存在。

既然本體論信息是"事物運動的狀態及其變化方式的自我表述",那麼,客觀存在的物質當然就是信息的來源之一。物質在運動,它的運動狀態和狀態變化方式就是本體論層次的信息;而這些物質的運動狀態及其變化方式一旦被認識主體所感知或表述,就成為認識論層次的信息。但"物質運動狀態及其變化方式"並不是物質本身。事實上,作為事物運動的狀態及其變化方式的信息可以離開它的源物質而載荷於其他物質,相對獨立地存在。例如,一個物體在運動,它的運動狀態及其變化方式可以被高速攝影機拍攝下來,經過一定處理又可以重現出來。產生這種運動狀態及其變化方式的那個物體(源物體)可以離開觀察者,但是它的信息(運動狀態及其變化方式)卻可以被記錄下來並可以不斷地被重現。保留下來的僅僅是信息,而不是它的源物質本身。正是由於信息具有這個特征,精彩的文藝節目才可以被複製下來供人們反複欣賞,太空的奇觀才可以被拍攝下來供人們仔細研究,激動人心的經曆才可以記錄下來供人們重溫等,否則,這一切就將成為不可能。

第二特征:信息也來源於精神世界,但是又不限於精神領域。

信息是事物運動的狀態和狀態變化的方式,事物運動既可以是物質的運動也可以是精神的運動(思維的過程),那麼,精神領域的事物運動也就成為信息的一種來源。按照認識論層次的信息定義,信息是認識主體所感知或所表述的事物運動的狀態及其變化方式,主體表述的東西當然是精神領域的東西,如人的思想狀態、情緒、意誌、方針、政策、命令等。同客觀物體所產生的信息一樣,精神世界的信息也具有相對獨立性,可以被記錄下來加以保存、複製或重現。由於客觀世界的物質客體和精神世界的主觀事物都可以產生信息,因此,信息的存在超出了精神範疇。

第三特征:信息與能量息息相關,但是又與能量有質的區別。

信息是事物運動的狀態及其變化的方式;能量是事物做功的本領。因此,信息與能量都與事物的運動相關。在一定的意義上可以說,信息與能量兩者都是事物運動的狀態函數。不僅如此,傳輸信息或處理信息總需要能量支持,而控製和利用能量總需要信息引導。例如,在自動防空體係中,為了取得空間目標的信息,需要有足夠的能量來開動雷達係統;為了傳遞這個信息,要有相應的能量來支持通信係統的工作;為了導出導彈的發射狀態參數信息,要有能量來保證計算機正常運行。不要說利用設備來取得信息、傳遞信息和處理信息時需要有能量作為動力,即使憑肉眼來觀察信息,也同樣需要生物能量來支持。另一方麵,控製和駕馭能量,使它發揮好的效用又離不開信息。例如,上麵提到的自動防空體係,若要使導彈能夠命中目標,沒有信息的引導是不可能的。信息和能量的關係這樣密切,但是從它們的定義本身可以看出,它們之間有質的區別:作為事物做功的本領,能量提供的是動力來源;作為事物運動的狀態及其變化的方式,信息提供的是知識和智慧的來源。

第四特征:信息可以被提煉成為知識,但信息本身不等於知識。

知識是人類長期實踐經驗的結晶。知識主要包含兩個基本的方麵:一方麵,知識告訴人們世界是什麼,世界發展變化的規律是什麼;另一方麵,知識又告訴人們應當怎樣同外部世界打交道。對照認識論層次信息的定義可以看出,知識與認識論層次的信息相通,但帶有更加普遍、深刻和抽象的品格。例如,牛頓第二運動定律F=ma是物理學的知識,是對於這類事物運動的狀態及其變化規律的表述。因此,知識滿足認識論信息定義的要求。在這個意義上可以說知識也是信息。但是,信息卻不見得是知識。信息雖然能夠告訴人們事物運動的狀態是什麼,這種狀態會以什麼方式改變,但是它不一定具有普遍抽象的品質。因此,信息具有知識的秉性,否則人們就不可能把信息加工成為知識。但它本身不能夠被稱為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