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計算機功能的擴展和性能的提高,計算機包含的功能部件也日益增多,其間的互連結構日趨複雜。現代已有3類互連方式,分別以中央處理器、存儲器或通信子係統為中心,與其他部件互連。以通信子係統為中心的組織方式,使計算機技術與通信技術緊密結合,形成了計算機網絡、分布計算機係統等重要的計算機研究與應用領域。
與計算實現有關的技術範圍相當廣泛,包括計算機的元件、器件技術,數字電路技術,組裝技術以及有關的製造技術和工藝等。
軟件軟件的研究領域主要包括程序設計、基礎軟件、軟件工程3個方麵。程序設計指設計和編製程序的過程,是軟件研究和發展的基礎環節。程序設計研究的內容,包括有關的基本概念、規範、工具、方法以及方法學等。這個領域發展的特點是從順序程序設計過渡到並發程序設計和分布程序設計;從非結構程序設計方法過渡到結構程序設計方法;從低級語言工具過渡到高級語言工具;從具體方法過渡到方法學。
基礎軟件指計算機係統中起基礎作用的軟件。計算機的軟件子係統可以分為兩層:靠近硬件子係統的一層稱為係統軟件,使用頻繁,但與具體應用領域無關;另一層則與具體應用領域直接有關,稱為應用軟件。此外還有支援其他軟件的研究與維護的軟件,專門稱為支援軟件。
軟件工程是采用工程方法研究和維護軟件的過程以及有關的技術。軟件研究和維護的全過程,包括概念形成、要求定義、設計、實現、調試、交付使用,以及有關校正性、適應性、完善性等三層意義的維護。軟件工程的研究內容涉及上述全過程有關的對象、結構、方法、工具和管理等方麵。
軟件研究係統的任務是在軟件工程中采用形式方法,使軟件研究與維護過程中的各種工作盡可能多地由計算機自動完成;創造一種適應軟件發展的軟件、固件與硬件高度綜合的高效能計算機。
人工智能如果僅從行為學的角度來看,人工智能要解決的問題是如何使計算機的表現智能化,使計算機能靈活高效地為人類服務。隻要計算機能夠表現出與人類相似的智能行為,就算是達到了目的,而不在乎在這過程中計算機是依靠某種算法還是真正理解了。在這個意義也僅僅在這個意義上,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中涉及研究、設計和應用智能計算機的一個分支,這樣理解的人工智能,它的目標就是研究怎樣用計算機來模仿和執行人腦的某些智力功能,並開發相關的技術產品,建立有關的理論。除了上述的觀點以外,人工智能領域中的信息學家強調理解智能的生成機製(信息—知識—智能轉換),並把這種機製在機器(不一定是計算機)中實現出來;心理學家、語言學家則傾向於將重點放在用計算機去再現人腦思維的內部狀態上。也就是要使計算機生產真正理解(或者在一定程度上理解)它所做的事情,就好像人腦一樣去"思考問題"。
與此相應,目前對於人工智能存在諸多不同的理解。下麵是幾種(不是全部)常見的理解。
定義1人工智能機器是能夠在各類環境中自主地或交互地執行各種具有一定智能水平的任務(AnthropomorphicTasks)的機器。
定義2在計算機學科範圍內,人工智能(學科)是計算機科學中涉及研究、設計和應用智能機器的一個分支。它的近期主要目標在於研究用機器來模仿和執行人腦的某些智力功能,並開發相關理論和技術。
定義3人工智能(能力)是智能機器所執行的通常與人類智能有關的智能行為,如判斷、推理、證明、識別、感知、理解、通信、設計、思考、規劃、學習和問題求解等思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