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人死不能複活,節哀順便吧,哭壞了身體不是一天兩天能養過來的。雖是勸小娥娘,可一幫子老娘們眼窩子也淺,見不得這悲傷場麵,不由得也是淚眼迷蒙。屋子裏一片抽泣之聲,院子裏老爺們趕緊說,你們到底誰勸誰呀?那麼多紙活還沒糊好,趕緊去做!別在這兒添亂。
一般情況這兒屍體都是放三天就入葬,所以一切準備還是相當的緊張。去縣城買棺材的人爭求二娘爹的意見,現在做棺材的非常少,而且是水泥棺材多。那是物質相當貧乏,木材都不流通,真正的好柏木棺材或鬆木棺材一般人也買不起,貧民百姓也隻用水泥棺材。
那時節一代水泥才二塊錢,做一個水泥棺材也隻有多半代水泥就夠了。用泥或板子做個模子,模子上刷好油之類的東西,然後在模上抹水泥裏麵加粗一點鐵絲,防止一抬一碰壞了,那棺材也就六七塊錢吧。對當時來說已經是相當不錯了。
有好多人也不願用水泥棺材,因為那水泥棺材埋在地下千萬年不朽不爛。人不能托生,有時打開多年後的水泥棺材人屍竟沒腐爛,所以都認為不好。不腐爛其實跟埋的土質有好大關係,密封的好盡不去細菌就有可能是不朽屍。
當時二娘們爹也有些為難,守著小娥娘的麵說買什麼樣的棺材呢?說買木材的一來不好淘換去,二來確實也買不起,真要是買必然要去借錢,拉一屁股債是肯定的。刮風下雨不知道那一天,家裏有多少錢能不知道嗎?
可是要說買副水泥棺材,萬一人家不願意咋辦?難道女兒死了連副木棺材也大至嗎?人一輩子就這麼一回還去計較什麼錢財?再說了那水泥棺材誰都知道不好,就不能不用那個?此時,小娥娘也沉默不語,看著二娘們爹。
二娘們爹想了想說:“這樣吧,你們去縣城找蘇金龍,他在那兒賣五金商品。原來是開棺材鋪的,是我的一個老朋友你們征求他的一下意見。讓他參謀參謀時下買什麼棺材合適,對於目前的水泥的也好木材的也罷,我還真是個外行。讓人家幹過這行的人出出主意定下來就行了。錢不夠就先讓蘇金上墊上,到時候我去還好了。”
二娘們也是緩兵之計,買不買有人家內行做主也就是。其實他心裏也明白,蘇金龍不幹棺材鋪多年了,現在流行的全是水泥的,他也知道我的家庭狀況,不會難為我去尋天覓縫的去找什麼木質棺材。隻不過借別人的嘴說出來,比自己的嘴裏說出來好聽罷了。
因為二娘們爹也是實在沒有辦法,兩頭為難隻好推一步再做計議。
小娥去世後起初二娘們還是哭哭啼啼,後來人們就發現他不哭了,兩眼發直總是看著一個地方不說話。人們就覺得不大對勁,跟他說話他也不會,隻是嘴裏喊小娥。人們告訴二娘們爹說兒子可是有點不對勁,爹說沒事吧?鬧不好有點事發突然,傷心過度一時轉不過彎來,過兩天緩緩可能會好的。
人們想想也是活蹦亂跳的一個人,沒瘋沒災的讓一個不知鬼是妖弄沒了,誰不蒙啊。若是在家病個十天半月的也有個思想準備,偏偏選了個結婚大喜的日子。真是讓人非夷所思。
半陰天的天氣,太陽時不時的出來晃晃,就等棺材來了入斂,選定時辰出殯。
當院裏的老長輩此時又出麵出了個難題,雖說小娥與二娘們有結婚之日,卻無結婚之實。因為沒有圓房,所以不能埋在自家墳地裏,怕壞了風水。總之是怕有盜女兒墓的,怕墓地不太安靜了。老輩裏在陰司不安,影響陽世的人不太平。
二娘們爹說:“一日夫妻也是夫妻,小娥是在咱們家去世的,怎麼就不是咱們家的人了呢?怎麼就不能入咱們祖墳墓地呢?將來無論兒子是否還娶終要和小娥葬在一塊的呀!”
“那隻能說以後的事了,二娘們百年之後可以與小娥合葬,然後遷回咱墳地。但是目前小娥暫不能埋進咱們墓地。”老長輩口氣很堅決,沒有一絲的緩和餘地。
二娘們爹還想爭辯幾句,看看在場的所有老少爺們,都沒有站在他立場上的意思。隻好又把話咽了回去,真要惹了眾怒恐怕今連殯也出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