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拿馬共和國
巴拿馬就像是兩座橋:一座連接起南、北美洲兩個大陸;另一座接通太平洋、大西洋兩大海洋。巴拿馬運河是世界唯一的聯洋運河。該國有約100家的國際性大銀行,也有很多圍家的商業船隻在巴拿馬注冊,是世界商船注冊排名第一的國家。經濟主要依賴運河和運河區有關的服務業。
古巴共和國
古巴北臨佛羅裏達海峽,扼墨西哥灣出口,屬熱帶海洋性氣候。首都哈瓦那。古巴熱帶栽培業發達,盛產甘庶等熱帶作物。殖民時代歐洲人在熱帶氣候區大規模種植熱帶經濟作物,至今中南美國家大多依賴一兩種物產(如咖啡、蔗糖、橡膠等)維持其經濟發展,形成社會貧富懸殊的異常現象。
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
委內瑞拉位於南美洲大陸北部。首都為加拉加斯。石油是委內瑞拉的最豐要的礦物資源,儲量約占世界儲量的4%,居南美第一位。鐵礦資源也很豐富,儲量20億噸以上。此外,在玻利瓦爾城附近和卡瘳、瓜西帕蒂等地區有豐富的金礦。在拉美國家中委內瑞拉經濟較為發達。石油為經濟的支柱,年產石油8.4億桶,居世界前列。化學製品、建築材料、紡織、食品加工、煙草、樹膠等工業也有一定發展。農業在全國經濟中比重較小,主要農產品有甘蔗、玉米、高梁、煙草、棉花等。
哥倫比亞共和國
哥倫比亞是南美洲唯一濱臨兩洋的國家(太平洋和加勒比海)。它四麵環山,坐落在豐富的咖啡產地中。首都為波哥大。哥倫比亞富含煤,煤探明儲量為240億噸,是南美儲量最多的國家。哥倫比亞經濟以農業為主,主要農產品是咖啡、香蕉。哥倫比亞咖啡的產量和出口量均僅次幹巴西,占世界第二位。
厄瓜多爾共和國
厄瓜多爾位於南美洲西北部。東北與哥倫比亞毗連,東南與秘魯接壤,西臨太平洋。首都基多。屬於南美地區經濟相對落後的國家,工業基礎薄弱,農業發展緩慢。但自然資源較豐富,石油是厄瓜多爾經濟的重要支柱。旅遊業為其第四大創彙行業,旅遊景點較多,其中的基多市、龜島和昆卡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名錄。
秘魯共和國
秘魯位於南美洲西部。首都為利馬。秘魯曾是古老的印加帝國根據地。該國的精華區位於安第斯山上,住在中央高地和穀地的大多數人,是印加帝國的印第安人後裔。秘魯境內大多種植玉米、洋芋及古柯,而古柯大部分運至哥倫比亞製造古柯鹽。其經濟在拉美國家中處於中等水平。為傳統的農業、礦業國家。
巴西聯邦共和國
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國家,麵積將近全洲的一半。首都巴西利亞。葡萄牙人從16世紀到19世紀統治此地,並依據原產於此的巴西蘇木為這片土地命名。巴西東北部是沙漠,北部及西部為雨林,南部為平緩的草原。各區氣候差異大,幾乎所有作物都有種植。巴西有人口稠密的現代都市,也有尚未探索開發的地區。在南部,伊泰普水壩利用巴拉那河和巴拉圭河的動力,是全世界規模較大的水力發電設計。
玻利維亞共和國
位於南美洲中部,內陸國。東北與巴西為界,東南毗鄰巴拉圭,南鄰阿根廷,西南鄰智利,西接秘魯。政府、議會所在地為拉巴斯,法定首都(最高法院所在地)為蘇克雷。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錫、銻、鎢、銀。玻利維亞是世界著名的礦產品出口國,工業不發達,為南美最貧窮的國家之一。
阿根廷共和國
阿根廷南北相距數千千米。境內北部炎熱,南部寒冷,地形以平坦的大平原為主。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阿根廷有美麗且物產豐富的國土,但她卻從富有走向貧窮。在20世紀初,阿根廷代表著“超級大富”,但因為多年來的政治不穩定,使得國家的經濟每況愈下,龐大的外債和急速的通貨膨脹,直到近年來才逐漸緩和。
冰川國家公園
羅斯格拉希亞雷斯冰川國家公園位於阿根廷聖克魯斯省西南部的邊境地區。羅斯格拉希亞雷斯,是世界上除南極洲和格陵蘭外最大的現代冰川區之一。在這片山地冰川區,有從巴塔哥尼亞冰場漂移過來的47座冰川,極為壯觀,公園中的主要樹種是倫卡樹。
智利共和國
智利地形狹長,夾在太平洋和安第斯山南部的高峰之間,南北延伸達4352千米,但寬度不超過400千米。首都聖地亞哥。全國分成北、中、南三段,北段熱帶沙漠,使智利為世界上最幹燥的國家之一;中段是地中海型氣候,冬暖濕夏幹熱,引山間水源從事農牧業,是人口密集的精華區;南段雖為溫熱海洋性氣候,但冰河地形不利農耕,人口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