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還能怎麼辦?回去先等著唄。說起來也正是有趣,去年卷入這件事,冒了七天風險,今年這又是七天。”陳思昊感慨道。
“上帝創造世界也是七天。”王希羽笑著說道。
“你不是不信上帝的嗎?”陳思昊調侃道。
“偶爾也要借用一下這個概念嘛。”王希羽不置可否道。
接下來他倆又寒暄了一陣,然後便到了陳思昊該離開的時候了。特遣隊長將他送了出去,走的時候,陳思昊說道:“這一別怕是得兩年吧。”
“如果他們確實在一光年外,收到我們的回信需要一年,他們再度回信就又是一年,兩年差不多。”特遣隊長望著天際說道。
“那這兩年時間……”陳思昊有點不知道該說什麼。
“你或許該考慮一下你的個人感情問題了,說句不好聽的,你那青梅竹馬可能真的早就不在這世上了。”特遣隊長十分認真地說,“你現在還和鄒小溪有聯係嗎?”
“她倒是時常聯係我。”王希羽歎了一口氣。
“挺好的一姑娘,別給放跑了,有時候是得給別人一個機會,也當給自己一個機會。”特遣隊長說得尤為深邃。
“你什麼時候改行當說客了?”陳思昊饒有興致地看著特遣隊長。
“我就隨便說說,好了,你去找你的折疊自行車吧。”特遣隊長說著就要回去。
“嘿!你怎麼知道我騎的折疊自行車?”陳思昊喊了一句。
“你哪次不騎啊?”特遣隊長頭也沒回。
陳思昊搖了搖頭找到自己那輛折疊自行車,沿著原路騎了回去。接下來自然又是攔出租車,把單車折起來放後備箱,坐車返回了自己的住處。
之後兩年的時間,陳思昊的生活過得特別平靜,他甚至開始懷念之前那兩個星期的冒險時光,尤其是他擔任夜不黑中國區司長的那時候。
要說起陳思昊是如何當上這個職務的,還得往前說起。這一切都源於那個操縱星際戰艦來到太陽係邊緣奧爾特星雲的星旅文明。
幾十年前,星旅文明在從太陽係隔壁的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前往太陽係的途中,往太陽係內部的天體發送了很多“原生微粒”。說起這原生微粒,這是一種星旅文明造出來的高科技產品,它的大小不定,大可以大到人類肉眼可見,小可以到原子尺度。這種原生微粒,由星旅文明通過一種叫作“粒子隧穿”的高科技發送至航跡前方的天體處。這個“粒子隧穿”更像是一種黑科技。
人類曾經暢想過,若是能在同一瞬間掃描身體每個基本粒子的狀態,然後把這些狀態信息傳送到目的地,使用基本粒子重現這個狀態,我們就可以出現在另一個地方——當然,然後得把“原版”毀掉才行。“粒子隧穿”的技術原理大致就是如此,通過這個技術,原生微粒們可以在某種意義上實現超越光速。這看上去好像不符合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原理,光速不該被超越才對。但是,這個技術其實還是在狹義相對論範圍之內的。我們可以用量子糾纏來進行理解,說到量子糾纏,這又是一個有趣的話題了。量子糾纏(quantum entanglement),或稱量子纏結,是一種量子力學現象。 量子糾纏技術是安全的傳輸信息的加密技術,與超光速傳遞信息無關。盡管知道這些粒子之間“交流”的速度很快,但我們卻無法利用這種聯係以如此快的速度控製和傳遞信息。因此愛因斯坦提出的規則,也即任何信息傳遞的速度都無法超過光速,仍然成立。
那些原生微粒就是通過“粒子隧穿”在天體之間進行傳輸,注意這個“天體之間”。不知出於什麼原因,可能是技術限製,每次“粒子隧穿”隻能每兩個天體之間進行,想到達更遠的天體,需要一步一步來。從距離最近的天體到次近的天體,進行一次“粒子隧穿”,再到下一個天體時,又需要接著進行一次。當然,宇宙中天體的數量何其多,天體之間的距離又遠近不一。原生微粒自然不會在所有天體上都一一光顧一遍,具體到太陽係,那些原生微粒隻去光顧大行星和它們的衛星。這個數量還是相對來說比較少的。原生微粒在到達一個天體後,星旅文明能夠瞬間得知那個天體上的信息,知道它有沒有生命,如果有,是否已形成文明等等。這一切對星旅文明來說都非常重要。
要說起這些信息陳思昊是如何了解的,這又得說起他那時候的一段傳奇經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