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明白了,你這是在做最壞的打算。”王希羽點了點頭,“我會安排人去時刻關注哈勃望遠鏡的觀測情況。”
“可能過不了多久就會有明顯的變化。”陳思昊猜測著說道。
一個月後。
陳思昊突然被一個電話叫到了江南分部,他隱約地猜到了是因為什麼緣故。王希羽笑眯眯地遞給他一份文件,陳思昊接過來一看:
“哈勃望遠鏡觀測到星旅文明艦船降落在冥王星!”
“看來我猜對了?”陳思昊難掩其得意。
“你這直覺也忒準了點吧。”白無傷也難掩其詫異。
“當年的‘混血者’不是都已經恢複成普通人了嗎?”潘炎磊可以說是問到了點子上。
“按理說是這樣才對,可是我現在仍然能夠做那個夢,看到那艘星際戰艦。噢,已經是真的夢了。我正常睡覺正常醒,但就是再也不做其他夢了,要麼就是不記得有夢,要麼就一定是出現那艘艦船。”陳思昊得意過後又有點擔憂。
“這樣其實也不一定是壞事,至少你成功地預言了他們的逼近。”王希羽拍了拍他的肩膀。
“這時候觀測到他們降臨冥王星,那實際上這時候他們到哪了?海王星?天王星?我實在是不敢再想象了。”陳思昊的擔憂有點嚴重。
“還是先等著看吧。”白無傷說道。
“我們是最早知道這個消息的人嗎?”陳思昊問道,王希羽衝他點了點頭。
“那我們不妨想象一下明天這個消息傳到公眾那裏會發生什麼吧。”潘炎磊對大家說道。
果不其然,星旅文明與冥王星的親密接觸再一次引爆了全球媒體、網絡,人們在上個月的議論剛剛有所減弱此刻重又甚囂塵上。“冥王星”成了這個時候全球最火的“網紅”,它的各種資料被人們一遍遍查閱。很多平時隻聽說過它名字的人這時候才知道它被發現八十多年來的前前後後。國際天文聯合會的網站被刷爆了,竟然絕大多數都是要求將冥王星再度定義為太陽係大行星的。說起來冥王星上一次被官方提到還是在2016年的3月4日,美國航天局“新視野”號探測器項目團隊最新發現冥王星的頂部也覆蓋著皚皚“白雪”。而在此之前的2015年7月14日,美國宇航局發射的新視野號探測器飛掠冥王星,成為人類首顆造訪冥王星的探測器。再往前,那就是2006年的8月24日,在第26屆國際天文聯合會上通過了決議,由天文學家以投票正式將冥王星劃為矮行星,自行星之列中除名。
與公眾們對於冥王星的身份爭論不休相比,聯合國地球外交部更為關注的還是星旅文明的艦船。現在人類對星旅文明又加深了一分了解,因為如果那個星際艦船能夠降落在冥王星上,那它的體積和表麵積便有了一個可供圈定的範圍了。要知道,冥王星的直徑大概和澳大利亞差不多,那麼星旅文明的艦船自然也不可能大過澳大利亞了。假設它有澳大利亞的四分之一那麼大,那麼它能夠承載多少星旅文明生命體呢?
關於這個問題,王希羽再度背地球外交部召去,從生物學家的角度探討星旅文明生命體的身體外形特征。王希羽沒有做過多猜測,隻是根據第一條外星消息的二進製格式初步推斷星旅生命體可能隻長著兩隻手,兩隻手上可能各自隻有兩根手指;或許用手和手指還有點帶著人類自己的影子,那不妨用“觸手”來代稱吧。唯一目前可以確定的是,星旅生命體都是碳基生命,那與地球上的生物相比應該還是會有些共同之處的。隻不過由於兩封外交照會裏所帶來的消息不是很多,而觀測數據又沒法更加清晰,因此他們的生命體到底長什麼樣子,目前還是隻能靠人類自己的想象。
陳思昊對冥王星感情深厚源於當年它被除名的那條新聞,他好奇心極強,非常想要知道原因,以至於有段時間他張口閉口、逢人便提起冥王星。後來他了解了星座之後發現,他天蠍座的守護星其中一顆便是冥王星。雖然他不怎麼相信占星學,但對於這件小事卻還是在意的。眼下那個星旅文明居然降臨在冥王星上,陳思昊竟然還擔憂起了他們會不會對冥王星做出些什麼來。
當這顆隻有衛星卡戎(降級後便成了雙星係統)相依為伴的矮行星因一個天外來客而再度走入人類視野時,它是否會有些話想要對地球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