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空間瑣事(1 / 2)

陳思昊剛到太空空間站那幾天,簡直可以用無聊至極來形容。

曹洪劍幫他擋掉了更為繁瑣的工作是不錯,但是整天就清點儲藏室庫存,神仙也會嫌煩啊。

況且每天的日常損耗就那麼點,你就算把整個庫存給篩出來,那也沒什麼可要仔細清算的。

可是,曹洪劍總是義正辭嚴地告訴陳思昊說道:“在太空裏,每一分每一毫都容不得一點兒馬虎,一旦有一丁點兒差錯,哪怕隻是錯了一個小數點,那所帶來的災難也注定會是難以挽回的!你難道不知道科馬洛夫的故事嗎?”

陳思昊當然知道曹洪劍說的是什麼,那是一個他小時候在課本裏就看到過的故事,一個航天史上的重大悲劇。1967年8月23日,前蘇聯的“聯盟一號”宇宙飛船在返回大氣層時,突然發生了惡性事故——減速速降落傘無法打開。前蘇聯中央領導研究後決定:向全國實況轉播這次事故。當電視台的播音員用沉重的語調宣布,宇宙飛船兩個小時後將墜毀,觀眾將目睹宇航員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殉難的消息後,舉國上下頓時被震撼了,人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而造成這起事故的原因就是弗拉迪米爾·科馬洛夫在地麵檢查的時候忽略了一個小數點,導致飛船在進入軌道後出現一係列故障——右側太陽能電池陣打不開、無線電短波發射器無法使用、無法準確控製飛船姿態,飛船失穩,姿態不穩定、中斷飛行後,在第17圈時緊急自動返回失敗,隻好在第19圈手動強製返回、無法使用升力再入返回,隻能用危險的緊急彈道再入返回、返回到7千米高度要開傘時,由於姿態不正,主傘纏繞在一起,備用傘又和主傘纏繞在一起,不能打開。一係列的故障使得飛船以每秒百米的速度墜毀,宇航員科馬洛夫被悲劇性地摔死。

這些掌故的細節在他第一次了解到的時候並不清楚,當時他注意的重點還是科馬洛夫在生命的最後時分與家人的對話,那真的很讓人感動。另外科馬洛夫臨終前還囑咐航天界的同仁們,千萬不可對一個小數點掉以輕心。他用自己的生命為代價,給了全蘇聯甚至全世界的航天事業一個慘痛的教訓。

陳思昊在之前那三天看了很多航天方麵的書籍,其中就有提到這些航天事故的,看得他觸目驚心,有些事故不像“聯盟一號”這樣是因為無心之過,而是因為單純的偶然因素。陳思昊便時不時感歎,這些宇航人員不是輸在了技術層麵,而是運氣上還差了點。航天這種事情本來就是這樣,就是帶著運氣成分的。因為距離地麵越高,那些不可控和不可預見的危險就多,航天工作人員為了盡量規避那些危險也是煞費苦心。然而,一個不經意的意外就可能讓他們的努力廢於一旦、付之東流。

陳思昊不得不慶幸自己在乘坐火箭上天的時候沒有出現任何意外,否則這將帶來多麼嚴重的一連串連鎖反應啊。曹洪劍不止一次跟他提起“聯盟一號”和科馬洛夫,還有美國那個第一架正式服役航天飛機——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這些舉世聞名的航天事故仿佛過電影一般地在陳思昊眼前掠過,總是讓他不經意間心裏就發毛。

不過他倒不是那種杞人憂天的人,像平時坐飛機時他不至於老是去想9·11和馬航mh370的事故,坐動車時不至於想到浙江某個城市,坐火車時不會想到大詩人海子……嗯?好像有點不對勁?算了,反正他就是不會對那些事故耿耿於懷的。說到底那些畢竟還是小概率事件嘛,每年發生的次數還是屈指可數的,它們安全運行的次數還是遠遠多於發生事故次數的。隻不過由於“幸存者偏差”,很多人對平安的那些時候視而不見,反而是額外關注那些事故,片麵誇大造新聞,往往引起輿論的過分關注。陳思昊對於那些交通工具還是很放心的,因為機器出了差錯那也不一定全是人的錯嘛。不過要是人為的導致不愉快可就另當別論了,比如說,兩年前四月份的美國聯合航空公司,一連串發生了暴力驅趕亞裔乘客下機、名媛被強製移倉、可能破世界紀錄的巨兔在機上神秘死亡……這就讓人很不理解了。陳思昊當時聽了這消息頓時就對美聯航產生了厭惡情緒,之後他去美國也再也沒坐過他們公司的飛機。

曹洪劍平時的工作裏頭包括這個清點庫存,陳思昊來了之後給他分擔了一些壓力,所以他反倒還有充足時間過來給陳思昊“視察工作”……其實就是和他聊天。畢竟他們兩個都是中國人,可以聊的東西簡直是天南海北。陳思昊又是一個博聞強識的人,曹洪劍驚喜地發現,無論提到什麼話題,陳思昊幾乎都能夠說上幾句。另外,陳思昊還能時不時複述出他之前所說過的話,這就讓曹洪劍很吃驚了,他從未見過記憶力如此之好的人。以至於從此之後他就很少跟對方再提那幾個航天事故了,他發現陳思昊能把那些事故的前因後果、參與人員甚至技術細節倒背如流。這可比他這個航天專業的了解得還透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