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也不是普通的敲掌心,而是痛入骨髓,卻不會造成任何傷害的那種,這種滋味葉玄嚐過一次之後,卻再也不想嚐試第二次,因為確實疼痛難耐。這是一種鑽心的,深入靈魂的痛。
至此,夥房中每日下午,定會傳來葉玄郎朗讀書的聲音。
自從讀了書之後,葉玄才發現,原來這讀書比砍竹子還累,不過在讀書中,葉玄也多苦中作樂,多了一番樂趣。從原本的抗拒,到後麵的自我探索。
葉玄發現,這道宗裏的書所寫大多都是他所不知道,且具有指導意義的書,雖然有時候也看著厭煩,但先賢著書之言,也讓葉玄在枯燥的仁峰多了份內心的寧靜與堅守。在這孤峰之上,借著書接受著上古先賢的理念。
葉玄坐著讀書之時,王老,謝老二人也一人一個躺椅坐在葉玄左右,以極其舒服方式的聽著。並且時不時的讓葉玄讀的大點聲。
有時候葉玄也在懷疑,這二老是否再拿自己當免費的讀書機器。不過葉玄卻也沒大在意。
寒來暑往,春去秋來。葉玄在這仁峰上已過三個年頭。
三年來,葉玄每半年都會進行一次測試,而每一次,那赤色的紅珠子一到葉玄手上光芒便會消散。
當然這也是王老所為,三年以來,葉玄經書也讀了不下百卷。平均三天一本竹簡。因是這個時代還沒有紙,帛布又不便宜,所以文字大多都是書寫在竹簡上,每本竹簡上書的內容,雖然少,但大多也是經典。
葉玄也理解了為何古時寫書都用文言文,因為竹簡上能書寫的內容不多,唯有言簡意賅才能盡可能多的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故事。當然了這種古言讀多了,也會發現其獨特的韻味。
三年後的一日盛夏。葉玄已然六歲,因每天砍竹,讀書,身體變得很壯實敦厚,臉上依舊稚氣未脫,不過雙眼卻也炯炯有神,身著青衣道服,頭挽發髻,長發肆意垂落。皮膚也因天天吃素加上少年精元充足,麵容也顯得有靈氣。倒也算的是一翩翩少年。
時至三年,又到一半年之期。衝虛道人亦是如約歸來。而大師兄呂大才卻是身穿一嶄新白色儒衣長袍,背著大包裹,整個人神采奕奕的,麵露紅潤喜色,容光煥發,那微胖的身體更顯壯實。
仁峰上眾人也都麵露喜色,祝賀著呂大才神功初成,到達神通境。
衝虛道人按時歸來,自也知道呂大才的境界已達。也是欣慰點頭。
待吃過午齋,呂大才起身三拜衝虛道人,極為不舍的說道:“師父,各位師弟。呂大才要離開了。我想出去闖一闖。算來大才在仁峰已然近十年,十年苦練,十年苦讀。如今小成,想去山下曆練一番,建立一番基業。還望師父批準。”
衝虛道人注視著呂大才,良久拍了拍呂大才的肩膀說道:“走吧。年輕人就該多出去闖闖,不過牢記,別放縱自己的欲望。”
呂大才鄭重的點了點頭:“弟子牢記師父的忠告,這十年來,聖人之言勞刻在我心中,弟子永不敢忘。也永遠不會放縱自己心中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