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北涼軍(1 / 2)

沈瑜倒是不敢相信紅蕊的話。“真有大妖能預見到未來所能發生的事情?我想一切都是空穴來風罷了。”

紅蕊倒是笑而不語,那神色仿佛是看穿一切,一臉的不喜不悲。這倒是讓沈瑜開始自己思考起來。不過一行人跟著胡四叔繼續王武曌女皇的雕像處走著,隨著越走越近,眾人倒也能發現那近距離細微之下,女皇雕像在歲月侵蝕下的千瘡百孔。遠看動人,近看卻是充滿滄桑。就連那遠看光潔的白玉石碑,近看之下也是遍布滄桑。而拋卻了那耀眼光滑下的滿目瘡痍,倒也是有一種反哺歸真的感覺。同時看著女皇雕塑,還有那無字豐碑倒也越發的高大起來。

而這時胡四叔倒是走到武曌女皇雕塑下停了下來,一行人在雕塑下,倒也顯得越發渺小起來。

“四叔,瑤池聖地那群人,真的會來到這裏嗎?”胡小二問道。

胡四叔點了點頭。“會,因為瑤池聖地都是女子,所以對於這武曌女皇倒是極其的敬仰,傳言女皇稱帝之時,瑤池聖主曾顯現大周皇宮。送聖藥給女皇延壽十年,而作為回報。女皇也曾派遣三千童女上山進貢大量皇宮之中的稀有藥材,百年,千年的靈芝就是大把。所以女皇在位期間跟瑤池聖地往來還是非常密切的。”

眾人倒也是聽得津津有味,畢竟這段隱秘,卻也很少有人得知。

“那這雕塑為何東望。”胡小二再次問道。畢竟他也很少進這內城遊玩,並且現在這內城廣場上,也是行人寥寥。或許是因為內城都是官宦富商人家,一來人少,二來可能因為這內城的較之整個鄴城來說並不大,所以導致了這內城就如同一個後花園一般。大概是內城眾人都看膩了,所以便也很少有人會來這裏。

至於胡四叔對於胡小二的這個疑問也是給了一個確切的解釋。“可能因為太陽是從東升起的吧。當然這有些勵誌的感覺,其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當時大周帝國的國土,大多數都在南瞻洲的大西北,西北之地荒涼啊,多是荒漠,水源綠化很少,可以說整個南瞻洲綠地和水源都少的可憐,但東邊和中部確實水源肥沃,資源極多。最主要是資源充沛,導致了江南江東之地的眾妖多是保養得極好。水土養人啊。倒是我們這大西北之地,算是地處蠻荒,多是驍勇善戰,不過我們大西北所出的北涼軍,卻是在整個南瞻洲都排得上號的,尤其是北涼軍的斬馬刀,還有北涼鐵騎,更是至強的存在。當年因為資源匱乏的問題,武曌女皇曾整軍練兵五年就是想東進南擴。可惜多因流年不利,大周大旱三年,卻也沒有動軍,不過也因這三年維穩,大周帝國並沒有出現大量餓死民眾的情況。但三年後武曌女皇,因為朝政之事,倒也息了揮軍東進的打算。不過在女皇晚年,對於大周東擴的想法,還是強烈存在的。不過天時地利人和,都沒占上,估計也是命數如此。最後女皇來到這鄴城時候,也跟當時的西北王和鄴城牧說過此事。最後也是徒留一聲歎息,卻也停下了這麼一段話:“命數如此,朕想大軍東進,東麵肥沃土地,養育著他國之人,而我大周卻是飽受惡劣環境之苦。不過千日練兵卻也擋不住那天災人禍,朕不甘。但最近巡遊國土,倒也是心中沉思,若是東進,舉國之民都能遷至沃土生存?終歸是要有生靈在艱苦環境下生存的,這是很多生靈的命數,朕也不例外同時也改變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