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千世界中,有一類怪石以其外形的千奇百怪給人以美的享受。它們或雄偉壯麗,或清秀玲瓏,或狀人類樣。

這種怪石無論有多怪,總能在它們身上找到自然雕琢的烙印。還有一類怪石,也許它的外形並不奇特,卻有著謎一般的特性,令人百思不解。在這裏,我們所要介紹的是這一類。

身懷“六甲”的怪石我國的地質礦產工作者在江蘇省漂地區發現一種身懷“六甲”的怪石,為其取名“孕子石”。它呈灰黃色,質地堅硬。從表麵上看,它外觀平凡無奇,但當人們用鐵錘把它敲開時,裏麵就會滾出許多直徑2厘米左右的石彈子,好似母石生下的子石;這些小子石呈圓形,顏色比母石稍淺些,成分與母石一致。

地質工作者說,這種石頭懷子的現象,在我國岩石學上還是首次發現,曆史上也無這種現象的記載。當前地質學家還無法解釋其成因,有關人員正在對此進行深入地研究。

神奇的遠古石頭在秘魯納斯卡平原北部,有一座名為伊卡的小村莊,每年都有不少喜愛獵奇的遊人不辭辛苦來到這裏。

不過,此處吸引他們的可不是美麗的風景,而是一座神秘的石頭博物館。這座博物館的主人是加維爾·卡布瑞拉博士,館中陳列著10000多塊刻有圖案的石頭。

據考證,這些圖案很可能出於遠古人類之手,但圖案的內容卻展示出一種極其先進的文明:器官移植手術、輸血、望遠鏡、醫療器械、追逐恐龍的人……有幾個圖案甚至描繪出了1300萬年前從太空中看到的地球。

卡布瑞拉博士將這些石頭稱為“刻石”,他相信刻石上記錄的是一個業已消失的遠古文明。過去的幾年間,他一直致力於破解刻石上的神秘圖案。

博物館裏的刻石依照圖案的類別,被劃分為太空星係、遠古動物、史前大陸、遠古大災難等幾類。

卡布瑞拉博士稱那些刻石頭的遠古人類為“格裏托裏西克人”。從刻石的圖案上看,他們具有極為先進的文明,掌握了高超的醫療技術,例如大腦移植,以及如何克服移植過程中的器官排斥反應,而這些技術的應用在我們的現代醫學中才剛剛起步。

其中有一幅刻石的圖案,描繪的就是從孕婦的胎盤中分離和提取某種泡沫狀物質,並且注入等待移植的病人體內,以減小器官移植後可能造成的排斥反應。

石刻中還描述了醫療手術中,利用針灸進行麻醉的技術。有些石頭甚至篆刻著有關遺傳基因及延長生命的圖案。

博物館中,有4塊刻石的圖案酷似世界地圖。一些專家認為,這些地圖上描繪的陸地就是至今仍為謎團的遠古大陸——啞特蘭蒂斯大陸、姆大陸和雷姆力亞大陸。

關於遠古大陸是否存在,學者們已經爭論了上百年。

作家詹姆斯·徹奇沃德曾經發現了一塊聖碑,上麵描繪的美洲大陸的兩側,各有2片不知名的大陸。

探險家威廉·尼文在尤卡坦半島發現了一處岩畫,其間雕刻的地圖中,在大西洋與太平洋的位置上,都有2片神秘的陸地,人們懷疑那就是傳說中的亞特蘭蒂斯大陸和姆大陸。

柏拉圖也曾提到過消失的亞特蘭蒂斯大陸,在東方發現的古文獻中也有關於遠古沉沒大陸的描述。然而,直到最近,科學家才認同了大陸板塊漂移學說,承認遠古時期的美洲、亞洲、非洲都與現在大不相同。

經過地質學家的測算證實,這4塊石頭的確是1300萬年前的地球地圖,而且非常精確。

卡布瑞拉博士認為,格裏托裏西克人知道在其他遙遠星係中存在著智慧的生命,他們擁有高超的太空技術,無需使用我們已知的能源,就能夠進行星際旅行。

一塊刻石上描繪出一個人手持望遠鏡觀察天空的情形,他似乎能夠通過某種方式影響宇宙中天體的變化。還有一塊石頭上刻畫的是銀河係,上麵有彗星、日環食、木星、金星,以及包括昴宿星係在內的13個星座。

更為奇妙的是,一些刻石的圖案與納斯卡平原上的某些巨型圖案相同,平原上上千條由卵石砌成的線條,是何人傑作,又有何意義,至今仍是個謎。而這些線條與伊卡刻石之間有無聯係,更是無從考證。

盡管對於政府來說,伊卡刻石的爭論已經結束,但是這15000塊石頭確實存在,石頭博物館之謎還遠遠沒有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