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40年代,森林不斷被砍伐,動物生存環境受到破壞,指猴難尋蹤影,野生指猴滅絕於20世紀60年代。

(一)指猴特征在非洲馬達加斯加的森林裏,有一種奇特的小怪獸,它身體大小如貓,體重約12千克,全身長著烏油油的黑毛,隻有在咽喉處有些黑白相間的雜毛,麵部是黃毛和白毛組成的奇怪圖案,它粗糙的長毛和尾巴上的毛連在一起,它的嘴巴尖翹如鼠,牙齒暴突,它的上下門齒像鑿子,大大的頭顱配著兩個大大的耳朵,兩隻圓圓的眼睛發射出幽靈似的亮光,令人毛骨悚然。

它在動物中是十分罕見的,甚至絕無僅有。這種怪獸究竟屬於哪一類呢?很長一段時間裏,它一直是動物界公認的獸類之謎。

年法國探險家見到它時,把它當作鬆鼠的一種,但到1860年,分類學家解剖後才發現它是一種靈長類動物。

指猴雖稱作猴,可長相和生活習慣卻不同於任何一種猴子。指猴的指頭堅固細長,靈活自如,中指尤其細長如鐵絲,可向任何方向轉動,甚至能反轉過來觸及自己的前臂。

它能運用其指摳樹幹中的蟲卵,鑽取蛋殼喝蛋清;能用小樹枝和樹葉在樹洞裏築成直徑50厘米的巢穴,白天蜷曲在窩裏睡覺,晚上出外活動或覓食。因為它長相怪異,晝伏夜出,當地人認為它是妖魔的化身,是不祥之物,對它既怕又恨。

敏捷和全天候的設防是指猴的又一特性。這是使它的自衛能力遠勝於同類猴族,誰敢侵犯它們定會遭到強烈地反抗,惱怒時會發出金屬刮玻璃似的難聽的聲音。

指猴食性很廣,包括各種水果、堅果,尤其愛吃樹皮縫中的蠐螬(金龜子的幼蟲)。一般來說,它總是輕輕地沿著樹幹行走,鼻尖緊貼樹皮,當聞到氣味時,便停下來寧靜觀察,一旦確定有蟲,便揮牙掘咬,直到挖出隱蔽在樹下的蠐螬,然後伸出指頭將蟲壓扁填人口中。指猴愛吃昆蟲的幼蟲、小甲蟲,特別是蛀幹害蟲,其習性頗似啄木鳥。

據說,在遙遠的年代,南美亞馬遜河流域的森林中也生活著指猴,當地的印地安人把它放在頭上,即可把頭發中的虱子捉食得幹幹淨淨。

(二)鬼魅般的夜行者年,馬達加斯加有關部門費勁周折,才找到6隻指猴。為了妥善保護這種珍稀動物,馬達加斯加政府把該國東北部的諾西曼加伯島辟為指猴保護區,把僅有的九隻指猴放養在島上,以使其自然繁殖。20世紀90年代,人工繁殖指猴成功。現在,諾西曼加伯島上的指猴數目不超過100隻。

指猴遭到滅絕的另一個生要原因是它在馬達加斯加被稱為不祥之物。

在20世紀30年代,馬達加斯加流傳著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個傍晚,一個叫托娃的人參加完朋友的聚會,匆匆往家裏趕。

在這之前已經傳出附近有“幽靈”出沒的消息,朋友勸她不要回去了,她有些不信,堅持要回去。一路上托娃的心怦怦直跳,十分緊張,嘴裏不停地禱告:千萬不要遇到幽靈,千萬不要……可是不久托娃看到前麵樹叢中有一個黑影閃動,接著一個奇怪的東西站在她前麵不遠處,攔住了她的去路。

托娃看到那東西有兩隻眨著綠光的眼睛,像貓頭鷹一樣大,再走近一看,它的耳朵像蝙蝠,渾身長著毛,還張開嘴伸出4個海狸牙。它就這樣一動不動地死盯著托娃看著,托娃嚇得兩腿發軟,大叫著:“幽靈!”

“幽靈”慢慢地移動身子,走向森林深處。托娃哭喊著奔回到家,當晚便神誌不清,發起燒來。

看到“幽靈”的遠不止托娃一個人,在馬達加斯加,隻要夜裏靠近森林就能看到它的出沒。後來人們發現了,這是一種靈長動物——指猴。

由於指猴體黑麵灰,黃色的眼珠在夜色中發出神秘的幽光,它們成為孤獨的夜行者,一跳一跳如同鬼怪,對人又有一定的好奇心,再加上鳴叫之聲酷似嬰孩啼哭,人們惟恐它們會竄到自己身上。

馬達加斯加人一直認為,指猴是一種極不吉利的東西。當地人認為如果指猴用長長的中指指著你,便預兆著死亡。為了躲避這樣的詛咒,當地人一見到指猴就格殺勿論,並將屍體釘在十字路口的木樁上,希望有人經過把厄運帶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