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嘯的漲落之下,數以萬計的屍體橫陳在雜亂無章、破爛不堪的海灘上。
吉大港是孟加拉國最大的港口城市。生活在這裏的人們,對於曆史上遭到熱帶風暴侵襲而造成的災難,至今還記憶猶新。1876年10月,發生於孟加拉灣的熱帶風暴,擊沉了所有它在路上遇到的船隻,又毀壞了吉大港這座城市,巨大的海浪把海水灌到了遠離海岸1萬米的地方,使10萬人死於這場災難之中。1970年11月12日,一個“誕生”於印度洋上的熱帶風暴,對孟加拉國帶來了一次空前猛烈的襲擊。這個熱帶風暴在潮汐的配合下肆無忌憚地侵襲著孟加拉。由於風疾浪湧,海水直撲孟加拉灣一帶的喇叭狀海岸地低人稠的海濱地帶,在狂風、暴雨、海嘯的共同肆虐下,吉大港再次遭到滅頂之災,哈提亞島嶼被淹沒,變成了水鄉澤國。這次風暴使30萬人喪生,100萬人無家可歸,28萬頭牲畜淹死。潮退之後,屍體遍地,滿目瘡痍。現在,在新的熱帶風暴的襲擊下,吉大港又一次陷入了災禍之中,在海嘯激起的巨浪吞噬下,吉大港汪洋一片,整個地區就成了澤國,港口設施全部被毀,許多人都葬身魚腹。
伴隨風暴而來的不僅是海嘯,還有傾盆大雨。強風、海嘯、暴雨同時施威,使全國1/4地區的鐵路、公路、橋梁、機場、碼頭、發電廠、水廠、輸變電站設施均告癱瘓,沿海及島嶼內的2500多個村鎮、80多萬套房屋被狂風和海嘯夷為平地,430萬英畝農作物全部被毀。
據孟加拉國政府災後的統計資料,這場熱帶風暴在一夜之間,使全國16個縣淪為災區,受災人數1000萬人,死亡人數高達20多萬,另有10萬人受傷,18萬頭牲畜喪生,直接經濟損失達30億美元。
4月29日夜間的災禍發生後,時任孟加拉國總理的卡莉達·齊亞夫人多次乘直升機飛赴災區視察災情,並呼籲國際社會廣泛同情,提供緊急救援。
國際社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迅速將救災物資空運到孟加拉國受災地區。其中,有聯合國救災委員會、國際紅十字會、歐共體、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組織,也有美國、日本、加拿大、巴基斯坦、印度、斯裏蘭卡、尼泊爾、法國、英國、澳大利亞、巴西、阿根廷、新西蘭等40多個國家,先後提供了大量的人道主義援助。聯合國秘書長特使、國際救災協調專員埃薩非親赴災區實地考察災情。
在國際社會提供的7億美元的緊急救援中,美國提供了20架直升機,以及價值500萬美元的藥品和食物;日本提供了部分淺水快艇、藥品和食品;巴基斯坦提供了2架直升機、5000頂帳篷、2500噸大米、5萬米布匹,以及一些藥品和食物;英國提供了價值430萬英鎊的毛毯、糧食、帳篷、廚具和水源淨水設備;中國提供了價值達1500萬人民幣的人道主義援助。此外,歐共體也提供了1300萬美元的援助。
但是,惡劣的天氣條件使國際社會的救災工作遇到了極大的困難。由於孟加拉國南部地區風暴之後又持續不斷地降雨,並刮著6~7級的大風,同時又因吉大港等港口被沉船堵塞,重要道路也遭到嚴重破壞,況且直升機、快艇等救援運輸工具又十分缺少,大量的救援物資積壓,無法送達災民手中。
後來,又因大風,使飛機難以正常起降,空投與地麵救援人員無法接近受災地區,致使災情嚴重惡化。
此時,孟加拉南部處於十分悲慘的境地:在1000萬災民中,有700萬人得不到食品和純淨的水;饑餓與幹渴使不少人喪失理智,哄搶和毆打事件接連不斷;不少人喝了不潔之水上吐下瀉,苦不堪言;人畜屍體在洪水中腐爛,不時地散發著臭氣;傳染性疾病,如霍亂、痢疾、腹瀉、呼吸道疾病等在大麵積流行……數日來,災情在不斷擴大,孟加拉國處於水深火熱之中,人民掙紮在死亡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