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無心之過(1 / 2)

韓文悅自不願以內力取勝,但對付這種詠春拳高手的貼身近打,多少有些不大習慣。心念急閃,一時間竟除了靠內力取勝之外別無選擇,暗暗歎口氣,招式一變,仍以太極雲手化解來招。

孫雙慶果然已有對策,拳勁放出時的距離略一變動,韓文悅連封幾次,竟然摸不清對方發力的時機,隻覺得剛一觸勁,還不及引卸,對方早以變招!

其實太極功夫極為神妙,常人多認為是一種慢吞吞的老年人健身武術,實際上,實戰中的太極散手威力無窮,它也是最完整的體現武學中的四兩撥千斤這個說法的拳術,也就是說,隻要運用得當,對方擊來多少力道,可以以兩倍甚至更大的力量反擊回去。有些高手甚至於本身毫不動力,就能把擊來的勁力全數返還。

但太極功夫習練起來極難,難並非是指套路,而是對於圓勁的悟。即使是天下聞名的太極宗師,在教授徒弟時也無法解釋這個勁力到底是如何接,如何轉,完全隻能靠練者自悟。據說悟性較好的,二十年左右能夠初步悟通,略有小成;悟性差的,打了一輩子太極拳仍然不明白力道的牽引轉換。

韓文悅悟性極高,以十多年功底便能用太極散手實戰,雖說不上前無古人,但也確實是極其罕見了。不過像太極這種內家功夫,火候極其重要,他尚做不到力到即返的境界,這也是韓文悅對敵頻頻但鮮少使用太極功夫的最大原因。

因此,以他現在的造詣,顯然應付詠春拳這種簡潔快速的拳法有些吃力,關鍵是掌握不了對方寸勁發出的時機,不但沒有製住對方,反倒被拳勁狠狠震了幾下。

韓文悅無奈,隻得再次變招,掌緣反切,拿對方手腕,正是十八路小擒拿手!

孫雙慶由於職業關係,多少倒是和武術常打交道,但日常所見,除了散打、跆拳道、空手道便隻是詠春拳了,哪兒能明白這種拿人穴道的功夫?隻覺得手腕一緊,整條手臂一陣酸麻,不由得大吃一驚,右腳彈出,踢向韓文悅胸口!

韓文悅出手之際就已想到對方的反擊,右手不鬆,搶到對方身側,左腿掃向孫雙慶下盤!

孫雙慶一腳踢空,就知道不妙,緊跟著左腿一痛,身子已經摔向地麵!

他性格本就直率暴躁,學的又是南拳一派,此時一急,左臂習慣性的便有動作,啪的一聲,已經把那繩索掙斷,左拳順勢在韓文悅腰間擊了一下!

韓文悅一招得手,雖然製住對方,但還真不知怎麼處理的好,此時挨了一拳反倒正中下懷,微微一笑,放開孫雙慶手臂,仍擺出擒拿手的架勢,等對方進攻。

台下議論聲這時卻忽然嘈雜起來。原來眾人見韓文悅左臂帶傷,心裏自然而然就偏袒他幾分,見此時孫雙慶雙手出招,有幾個抱不平的就鼓噪起來。

孫雙慶正在興頭上,忽然聽見台下人叫嚷,這才覺得左臂一輕,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崩斷了繩索。怔了怔,笑道:“韓兄弟好功夫,我認輸啦。”

韓文悅一愣,急忙道:“咱們還沒分出勝負……”

“我用左手就算犯規了。”孫雙慶大手一揮,打斷了韓文悅的話“練武的人說話算話,是我輸了。”接著抱拳向掌門席及台下觀眾行禮,一拱手便是一句認輸,轉眼間拱了七八次手,認輸也說了七八次之多。

台下眾人雖覺得好笑,但眼見這漢子確實直率誠懇,不由得鼓起掌來。

韓文悅心下感動,卻也不知道該怎麼說才好,憋了半天才道:“承讓了。”

孫雙慶抱拳回了一禮,也不答話,大踏步走下台去。

另一邊台上,雲帆的比賽才剛剛開始。

他的對手名叫羅兆輝,今年三十二歲,習練的是八極拳。

八極拳是流傳有緒的古典拳術,到了現在,可以說是拳術中的精品。

八極拳曆代高手層出不窮,比如近代的八極拳名家李健吾和劉雲樵,曾分別擔任*和蔣介石的高級警衛。

八極拳講究七剛三柔,也就是說,是以剛為主,以柔為輔的拳法,拳諺曰:八極加劈掛,神鬼都不怕。八極是剛中有柔,劈掛是柔裏調剛,意喻兩者相輔相成,拳法才算大成。

雲帆自昨天晚上一事到現在,一直憋著一口氣,因此一上場二話不說就是一掌直擊過去!

羅兆輝學習八極拳連十年都不到,滿腦子的剛猛打法,哪兒體會到什麼柔勁?見對手如此動作,心下反倒大暢,揮掌迎上!

兩人雙掌相交,砰的一聲,台上立即浮土飛蕩,竟是一陣勁氣向周圍直放出去,圍的稍近的人不禁一陣氣窒,齊齊驚呼!

隻第一掌,便已讓眾人看出端倪,雲帆紋絲不動,羅兆輝卻是身子晃了幾下!

雲帆毫不遲疑,抽回右手,凝神又擊出一掌,卻是又多加了三分力!

羅兆輝大吃一驚,隻第一掌便感覺出,對方剛勁遠在自己之上,而且看樣子恐怕還留了餘力,但他也是個血性漢子,見對方掌起,也不管敵或不敵,便運起全部勁力出掌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