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1 / 3)

韓山微微一笑,站起抱拳道:“兩位,韓山有禮了。”

那鐵口神斷孫泰年忙站起還了一禮,道:“韓少俠太客氣了,快快請坐。”

韓山謙讓著和孫泰年一同坐下。孫泰年旁邊的葉浩武對這一切卻好似根本未瞧在眼裏,大大咧咧地坐在那裏連動都未動上一下。

牛代棠向孫泰年道:“今番孫師爺和葉二爺突然光臨,不知有何指教?”

孫泰年笑道:“指教如何敢當?學生和葉二爺此次前來,主要想向牛總鏢頭了解一些情況。”

牛代棠道:“兩位欲了解何事,盡請發問。”

孫泰年道:“事情還是先講請為好,否則咱們冒失胡言,隻怕不合禮數。而且學生相信牛總鏢頭現在定是一頭霧水,若不講清其中因由,談到最後隻怕牛總鏢頭還是一頭霧水。”

牛代棠笑道:“牛某縱非一頭霧水,也要被孫師爺說得一頭霧水了。”

孫泰年道:“今日前來了解情況之目的,依學生看來,由葉二爺向牛總鏢頭講述一下是再合適不過了。”

牛代棠望向葉浩武,道:“葉二爺請講。”

葉浩武稍一直身子,望了孫泰年一眼,然後方看向牛代棠,慢吞吞地道:“事情是這樣子的。有關家嫂請飛鶴鏢局保護運送我葉家傳家之寶七巧蓮花燈以及在陝西此寶被一名和尚劫持而去這些事,我已聽說了……”

牛代棠不由淡淡一笑,道:“葉二爺好靈通的消息。”

葉浩武分辯般道:“不是我消息靈通,實在是外麵都在議論此事,我不想知道也不行。”

“是麼?”牛代棠道,“消息傳播如此之快,倒是牛某所未料及的。”

葉浩武咳嗽了一聲,話入正題道:“當年先父在世之日,將家財一分為二付於我兄弟二人,那件七巧蓮花燈按葉家傳長不傳幼、傳男不傳女之祖訓分由家兄所得。後來家兄不幸早喪,他家中全憑家嫂一力撐持方有今日之興盛。按說分家這麼多年,家兄又早已亡故,對於敝嫂之家事我這做兄弟的不該多管,不過這七巧蓮花燈畢竟是我葉家世代相傳的無上寶物,現突然丟失,其意義非比尋常。我又擔心這丟寶一事其中另有隱情,便在昨日將此事報於了揚州知府,希望官府能為我做主,把丟寶內幕查個清楚,將寶物尋回。知府吳大人對這件事情非常重視,答應一定會嚴查到底。今日早上,孫師爺便去了敝舍,相約來此向牛總鏢頭了解一些情況。”

孫泰年一笑,道:“學生吃的既是公門飯,自當盡忠職守才是。接到我家大人之命後,學生想先把這件事發生前後的細節弄清再說。正好又聽說牛總鏢頭已經歸來,便在今日冒昧來訪了。”

牛代棠道:“有何冒昧?就算身關事外,幫助官府破案也是一個良民百姓應盡之義務,更何況若能查出劫寶之真凶,對牛某而言可謂萬千之喜、莫大之恩,牛某又蔫會不全力配合?”

孫泰年笑顏不改,道:“牛總鏢頭果然是事體分明,體貼人意,令人佩服。”

“孫師爺過獎了。”牛代棠道,“若有何需要牛某描敘解釋之處,隻管問便是了,牛某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孫泰年點頭道:“如若無甚不便的話,就請牛總鏢頭由葉府前來托保開始,一直到劫案發生的過程詳細講上一遍。”

“這個好說。”牛代棠便將當初葉律為前來委托送寶及至後來鏢隊出發一路行到陝西於家集,七巧蓮花燈被那僧人打扮之凶徒劫去這中間的情況敘述了一遍,和他在浪蕩居向韓山等講的一模一樣,分毫不差。

牛代棠講時孫泰年一邊點頭一邊就牛代棠所講思索個不停,待牛代棠講完後,孫泰年道:“牛總鏢頭可否將你用在移花接木之計中那批假珠寶隨便取幾件讓學生看看?”

牛代棠心中一動,卻並未表露出什麼,道:“好。”喚來宋小刀,讓他去庫房將那批假的財物取幾件過來。

宋小刀取來後,牛代棠令之交給孫泰年。孫泰年接過後翻來覆去將這幾樣東西打量了一番,笑道:“雖是假的,但觀之和真的卻是一般無二。若非牛總鏢頭已經說明,說實話學生還真看不出這隻是幾件劣質東西。”

牛代棠一笑,道:“敢動手劫鏢者縱不說勇謀兼備,也決不是傻子,弄一些一眼便可看穿的東西去哄人家豈不是自欺欺人麼?”

孫泰年道:“牛總鏢頭幹這一行也有數十年了吧?”

牛代棠道:“牛某自十七歲入行,走鏢至今已三十一年了。”

孫泰年道:“既有如此深的資曆,牛總鏢頭必然見過無數奇珍異寶,對這金銀珠玉真偽的鑒定自也十分精通了?”

牛代棠道:“精通說不上,隻不過略懂一二而已。”

“牛總鏢頭謙虛了。”孫泰年笑道,“學生說這一番話的意思是,現今這批假的的珠寶既然在牛總鏢頭認為可以以假代真瞞過旁人,那麼就算鑒定珠寶的行家,必也是需要仔細研究一番方可辨其真偽了?”

牛代棠道:“仔細研究雖不一定,但也決非一眼便可看出的。”

孫泰年道:“可是剛剛聽牛總鏢頭所講,那劫寶的和尚就隻看了一眼便知這不是真正的財物!這又代表了什麼呢?那和尚當然不是一眼可通辨世事的神仙,所以據學生看來,定然是那和尚原本就知道你等所背的木盒中所裝的不是真的鏢物!不知牛總鏢頭認為學生所言有無道理?”

這一點正和韓山的推測大致相同。牛代棠不由望了韓山一眼,又看向孫泰年,道:“孫師爺果然聰明無雙,目慧如神,令人佩服。”

孫泰年含笑道:“看牛總鏢頭的樣子,對這一點似乎早已看透了。”

牛代棠道:“牛某在鏢物被劫後心神大亂,又怎能看穿這一破綻?實不相瞞,孫師爺所說牛某確實已經心中有數,隻不過這一點卻是這位韓少俠所識破的。”

孫泰年“哦”了一聲,向韓山道:“韓少俠原來如此優秀,也難怪會名揚武林了。剛才聽牛總鏢頭說過,韓少俠來此也是為破此劫案,咱們雖所為不同,但目的相同,而且目前了解的情況又大致一樣,不知在下可否聆聽一下韓少俠下一步欲如何進行?還望韓少俠不吝見告。”

韓山道:“不敢,在下年幼識淺,僥幸看出些許端倪,怎敢在孫師爺麵前班門弄斧?反過來在下若能得孫師爺指點一二,必會受益非淺,在以後的探查上能少走許多彎路也說不定。”

孫泰年嗬嗬一笑,道:“指點如何敢當?韓少俠這般聰明,必已拿定主意了。在下心中也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隻不過在沒有調查清楚的情況下就冒然拿出來商討太過唐突,所以還是先不說為好。”

韓山道:“既是這樣,韓山也不也過於強迫孫師爺了。”

孫泰年向牛代棠道:“在下想了解一下貴鏢局都有誰知道七巧蓮花燈藏於馬鞍中,牛總鏢頭能否相告?”

牛代棠道:“由牛某所訂下的這一移花接木之計在敝局中隻有兩人知道,一便是在下,一便是敝局陳宜先陳鏢師。一因沒有必要,二則對行鏢也沒有什麼好處,所以牛某並未將此計策說與太多人知曉。由於陳宜先鏢師素來沉著穩定,臨危不亂,牛某便將此事對他說了一下,令他騎著藏了七巧蓮花燈的那匹馬,在行鏢途中照看寶物。另外需要說明的是,陳宜先鏢師在那和尚劫寶時,已然喪命於那賊魔爪之下了。”

孫泰年輕輕地歎息著道:“陳鏢師如此人才卻不幸早喪,實是可悲可惜。學生聞此更覺將此劫案查個一清二楚,將劫寶之凶捕獲歸案,於情於理都義不容辭了。”

牛代棠道:“還盼孫師爺多多費心,鏟奸除惡,以告慰死者之靈,昭示天理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