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臨江戰事(1 / 2)

“十六弟有何諫言,與朕道來!”

坐在龍椅上麵的唐疆,神色中盡是欣喜,這是皇室除他之外,最有權勢的人物,更加重要的是,自先帝駕崩至他即位,這位十六帝自此不願意與朝中任何走出,使他在朝中孤立無援。

隻有當上皇帝的人才清楚,整個人都是孤獨的,處處提防著別人,處心積慮的算計著其他人,要防臣子,防後宮,防邊境,防皇室,有時候,他甚至連自己都不相信。

“回皇上,臣主戰!當年,父皇,為了十人可以發兵西進,大破西穀玄天皇朝,今玄天皇朝入我北青皇朝刺殺當朝陛下,實屬喪心病狂之舉!

無論是道義和理性方麵來說,這都值得我北青皇朝一戰,本王認為丞相所言太過懦弱,有辱我北青皇朝之風範,因請陛下處理。”我直接將矛頭對準當朝丞相文君元。

要知道本身我是作為軍人存在的,如今碰到這種情況,心中自然不爽,既然不爽,就是要懟,說你怎樣就怎樣,懂得何為攝政王,就是威懾朝廷的意思。

文君元當聽到我的這些話語之後,臉色瞬間變化,他萬萬沒有想到,我會直接找上他,就在我站出來反對他的那一刻,就意味著他的計劃注定落敗。

“朕之弟所言極是,丞相,你與朕作對,可知朕為何不喜這種情況嗎?”唐疆恢複平靜,語氣冰冷,做到龍椅上麵開口,道。

“回皇上,老臣不知。”當唐疆這話說出來的那一刻,他驚出一聲冷汗,雖然他是兩朝元老,在朝廷當中具有威望。

如今出現這種狀況的時刻,實在超出他的預料,不主戰是他的一貫主張,因為一旦有戰爭爆發,整個社會環境都是動搖,人心惶惶,對於他來說,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可是如今,刺殺皇帝這事發生,他不知如何對待。

想以一貫風格來阻止唐疆西進玄天皇朝,可哪知這次卻是捅了簍子,皇帝即位以來第一次發怒,就讓他碰到了,我站在那裏,平靜的盯著兩個人。

“朕乃當朝天下,當年父皇可以為了十人西進玄天皇朝,被稱為一代明君,可當朕手下,北青的江山穩固,但是敵國派人刺殺朕。

朕到頭來一個屁都不敢放,你讓朕如何向自己的百姓交代,怎麼向我唐家的列祖列宗交代,此事不必在意,魏州原,擬旨,讓戰無極元帥,不日領軍西進玄天。”

“奴才遵旨。”

匹夫一怒血濺五步,更何況是天子發怒,那自然是伏屍百萬,血流成河,就此玄天皇朝和北青皇朝的戰爭拉開序幕,這是我降臨聖元大陸第二日發生的重大事情,一場戰爭再說難免。

唐疆微微點了點頭,將此事肯定下來,他不允許別人挑戰他的權威,這就是如此,要知道,如今的這種情況就是如此,皇帝主戰,底下有些臣子卻沒有任何主戰的意思,怎不令唐疆驚怒。

如此做法無疑是挑戰皇權的威嚴性,怎麼可能不讓陛下為之憤怒,如此事件充分說明,唐疆此人的當機立斷,心狠手辣,文君元的罪,他沒有問,但是所有都知道,基本上沒有任何前途可言。

甚至是說,皇帝會著手進行下一步計劃,處置他文君元,是否能夠安全著陸,就要看他文君元如何做了,果不其然,文君元是個老奸巨猾的主,自然是明白怎麼回事。

雖然之前做了愚蠢的事情,但是他現在清楚,自己必須做出表態,告老還鄉是暫時不可能的,隻要自己說出這句話,肯定不會有任何好日子過,唐疆肯定會想,怎麼的的,我作為皇帝說你幾句,你還不樂意了,告老還鄉?

說不準在一氣之下,賞他文君元毒酒或者白綾,豈不是說,他文君元玩大發了,這個時候,就兩個態度,一種是沉默,一種是站在皇帝的身邊,文君元選擇了第二種,因為第一種的沉默,依舊會將他置身於皇帝的對立麵,這無論如何,都要不得。

“皇上,老臣支持主戰!正如當年先帝可以為北青皇朝十名百姓做出如此決斷一般,陛下亦是可以。”這是文君元的說法。

這也可能是他找來的慰藉,伴君如伴虎,此話他作為遊曆於頂端的政治家怎麼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我站在那裏,看著唐疆的臉上露出嘲諷的笑容,亦是知道,他的心理想法。

至於此事恐怕早走定論,如今拿在早朝上麵來說,那就是想讓諸位大臣代表,也就是讓他們站隊,同時皇帝亦是想看看,到底有多少人是忠實於他的,又有多少人結黨營私,組成黨羽損失他的權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