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0多年前,羅布泊的名稱就見諸於我國古代文獻之中。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的我國最早的一部地理學著作《山海經》中就對羅布泊作了描述,不過當時把羅布泊稱為泑澤。關於羅布泊,1980年6月發生的我國科學家彭加木在該地考察時失蹤的事件,曾經使它名噪一時。的確,在一個多世紀以來中外學者對羅布泊考察探險的曆史上,發生科學家失蹤的事件,以至出動直升機和現代化裝備的搜索部隊進行大規模的尋找而一無所獲,這是有史以來的第一次。這本身也構成了令人不解之謎,在客觀上,也使羅布泊籠罩了一層令人神往的神秘色彩。羅布泊之所以神秘,成為引人注目的自然之謎,乃是因為這個湖泊與我國眾多的湖泊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為突出的是它的湖水水量在很短的時間內發生過劇烈的變化,湖泊的位置也相應的變動過,甚至連水質也因時而異,這一切奇特的征象使得曾經親身調查過它的學者和探險家迷惑不解,他們在不同時間見到的羅布泊竟是如此不同,這就不能不因此引起極大的爭議。如今,這座美麗而神秘的湖泊經過多次遷移,已變成一片荒涼幹旱的鹽質窪地了。然而,羅布泊給人們留下的依然是一連串的謎。
第131章 神秘的羅布泊(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