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浩瀚遼闊的太平洋東南部,有一個麵積僅117平方公裏的小島,卻被明顯地標注在許多國家出版的世界地圖上。這就是智利的複活節島。
複活節島又叫伊斯特島,離智利本土3800多公裏。因為它是在1772年4月5日複活節(慶祝基督複活的日子)那天被著名航海家荷蘭海軍艦隊司令雅可布·羅傑文發現的,所以羅傑文司令給它命名為“複活節島”。
這個島上沒有樹木,但有許多舉世矚目的神奇之物:在島的南部高大石牆殘跡後麵,矗立著500多尊造型奇特的巨人石雕像。這些石像的重量從4.5噸到50多噸不等,最高的一尊沒有完工的巨大石像,重達400噸,僅頭上的紅石帽就有30噸。此外,還有被稱為“天書”的石板,長約2米,上麵鐫滿了人、獸、魚、鳥組成的方塊象形文字。刻字的方法十分奇特,一行從右至左,一行從左至右,前後兩行首尾相接,構成“S”形。這種石板目前隻剩下25塊,上麵的文字誰也看不懂。
這樣一個小小的海島上,竟有1000多尊巨大石像,是什麼人、在什麼時候、抱著什麼目的雕刻的呢?要知道,當時島上的居民還不懂得使用鐵器,連最簡單的工具都不會使用。還有那麼巨大的石像又是怎樣搬運的呢?此外,天書上的文字又說明了什麼?200多年來,各方麵的專家學者進行了大量的實地考察和研究。然而直到今天,人們對複活節島之謎仍是未能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