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空間站主體呈八棱柱形,直徑約446米,高28米,發射時重4噸,回收時重32噸,兩個太陽能電池帆板長度均為96米,輸出功率可達3千瓦。整個平台采用模塊化設計,共分8個艙,其中2個艙裝載電池和計算機,其餘均搭載試驗設備,有效載荷占12噸以上。它運行在500千米高的軌道上,主要用於從事天文、大氣物理觀測(包括紅外、光學、X射線和γ射線等多種手段觀測)及小型材料和生命科學試驗。它在太空運行幾個月後,降低軌道至315千米高度與航天飛機會合。1995年12月由美國“奮進”號航天飛機將其回收。這個空間站飛行的有效載荷是未來“阿爾法”國際空間站日本試驗艙的模型。另一與國際空間站相關的試驗是平台上搭載一項由144塊太陽能電池片串聯形成的太陽能電池陣試驗,它能獲得250伏特以上的高壓電流。

H-2火箭

此試驗目的是驗證空間等離子體對高壓電池電路的影響。平台上還搭載了一台小型紅外望遠鏡。該望遠鏡口徑為15厘米,鏡內載有4套紅外觀測儀器,可覆蓋1~1000微米的紅外波段,這些儀器均浸在零下271℃的液氦中,以確保它們能為測得宇宙起源等奧秘提供線索。另外,平台上還有一項二維太陽能電池陣展開試驗。該陣呈六邊形,邊長65米,由可自動伸展的桁架支撐。此試驗是為了開發高效、高可靠性、展開式大型太陽能電池帆板。在“空間飛行平台”上搭載的還有一項采用肼做燃料的等離子推進器試驗。該推進器將用於星際飛行的航天器。此次,“空間飛行平台”上的材料試驗搭載了3台材料處理裝置,可以加工包括先進半導體材料在內的多種材料樣品。引人注目的是“空間飛行平台”上也帶有蠑螈產卵和發育試驗。這些嶸螈上天前已受孕,並全處在冬眠狀態,上天後蘇醒,而後在激素作用下產下受精卵,這項試驗可以獲得生命科學的寶貴信息。

國際空間站業餘無線電通訊計劃

國際空間站業餘無線電通訊計劃是由美國業餘無線電聯盟、國際業餘衛星公司、美國宇航局等共同組織和發起的一項活動,和太空微重力實驗計劃一樣,是美國宇航局麵向青少年的科技教育項目之一。這個計劃給學生們提供一個利用業餘無線電和國際空間站宇航員直接交流的興奮體驗。教師、家長和社會將看到業餘無線電將如何激發青少年對科學、技術和知識的追求。

和國際空間站宇航員對話是一種獨特的教育體驗,美國聯邦通訊委員會支持國際空間站業餘無線電通訊計劃。借助業餘無線技術的幫助,美國國家宇航局希望給世界範圍內的青少年提供機會。國際業餘衛星公司的誌願者提供技術上操作,指導學校通訊計劃。美國業餘無線電聯盟提供空間站業餘無線電的信息,美國業餘無線電聯盟和美國宇航局總部編製和分配國際空間站業餘電台的課程計劃並向老師們提供資源,向成百上千的業餘無線電操作者,包括在約翰遜太空中心、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和馬歇爾太空飛行中心的美國航天中心的業餘無線電俱樂部的幕後工作,提供技術和知識的保障,使這項教育體驗成為可能。

未來空間城

事實上,國際空間站最早是作為永久型空間站而提出,但它並不是真正意義的永久型。

永久型主要是指空間站的使用壽命,而要延長空間站的運行時間,空間站本身的各項設施都必須有相應改善,整體提高,人類目前的技術水平暫時還達不到真正永久型空間站的需要,但是科學家們已預見出了發展目標,相信這並不遙遠。

空間站雖具有其他飛行器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和發展前景,但它的劣勢則在於巨大的資金投入,可以說資金將是空間站技術發展的大前提。就目前來看,世界上恐怕還沒有一個國家可以獨自承擔建設未來空間站所需的巨大費用。當前歐洲各國合作組成歐空局,整體參與國際空間站計劃,為世界性合作做出模式,國際空間站計劃則做出了有益嚐試,不僅可以各國分擔研製經費,而且還可以技術互補,各展優勢,使得國際空間站計劃得以進行。未來的大規模航天建設也必然走合作之路,人類共同的夢想必須共同努力,才能更快實現。

我們知道,一個空間站是由許多的係統組成的,而係統又由眾多的儀器設備組成,而儀器設備的基本組成單元就是元器件。因此要想提高整個空間站的壽命當然得從最基本的方麵抓起,如材料和電子元器件的性能要保證可靠,保證長壽命;尤其在太空特有的環境條件下如真空及真空冷焊、粒子輻射、溫度大幅度的交變、疲勞、老化、微流星及空間碎片的撞擊等都對材料和器件產生不利的影響。在設計工作中對客觀事物認識的正確與否也是重要的因素,在設計中對各種方案要從長壽命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