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4年的一天。
科爾瓦斯基教授來到了好友居裏的公寓說道:
“對不起,我認識一位正在巴黎大學讀書的波蘭姑娘,為了繳學費,她接受了一項鋼磁性的研究任務,找不到實驗室,我想請您幫幫忙!”
於是,比埃爾·居裏先生和瑪麗·斯可羅多大斯卡在科爾瓦斯基教授的家裏會了麵。
科學為他二人牽了“線”。
相似的家境,相似的個性和共同的科學理想,把他們緊緊地結合在一起。
時間,又把他們的友誼延長並加深了。
第二年,立誌不嫁的瑪麗和終身不娶的比埃爾終於改變了主意,結婚了。
一無所有的小家庭裏,隻有作為結婚紀念的兩輛自行車是他們新增加的財產。
新家庭隻有居裏先生的五百法郎的薪金,好在居裏夫人善於經營,生活頗能過得去,不過他們還必須節約過日子。
他們的文娛生活,就是騎自行車郊遊,因為這最省錢。
1896年8月,居裏夫人完成了求職考試,同時也完成了國家工業促進會委托的研究任務。
居裏夫人沒有為生活而去正式參加工作,繼續奮發要通過博士學位的考試。
1896年,法國科學家貝克勒爾發現,一種含鈾的物質不需暴露光下,本身就會發出某種性質不明的看不見的射線。如果把鈾的化合物放在用黑紙包著的照相底片上,它會透過黑紙在底片上留下印痕。同時,這奇怪的射線還能把周圍的空氣變成導體,而使驗電器放電。問題是,貝克勒爾對這種射線的性質和它的來源沒有弄清楚。
“選題提得好,既然打算研究,就幹起來吧!”
既是丈夫、又是老師的比埃爾,完全同意妻子的想法,這對瑪麗確實是一個極大的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