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隨著高中生活的一點點進行,何紫的心裏越來越沒底,因為她在學校聽到了這樣一句經驗之談:對於普通高中的普通班級而言,要考上本科很難,據以往的數據來看,每個班最多一個,有時候甚至一個都沒有出。
何紫再對照自己的成績,班級前茅,可是還不夠,遠遠不夠,何紫的內心開始變得很著急,她很苦惱,很沮喪,從小打大,她已經足夠努力,可是如今卻隻能麵對這樣的局麵。
每次放月假回家,她都反複地問自己母親同一個問題:如果考不上本科,家裏就不送麼。
其實在問之前,她就已經知曉答案,家裏的情況她也了解,但是她真的很喜歡上學,她為此也付出了太多。
問得多了,高中生活經曆的多了,何紫也慢慢地看開了,她慢慢地接受了現實。
在認真思索了很久之後,何紫最終做出了一個決定:高一上半年一結束,選擇了輟學。
既然考上的希望渺茫,她選擇不再浪費家裏的錢,早點出去打工,把錢留給自己的弟弟上學,家裏的生活也能好些。
可以說,何澤的姐姐是何澤的另一個痛,相比於對母親的艱辛的回報之情,何澤對姐姐則更多的是愧疚。
所以在剛才轉身下樓的那一刻,何澤已經有了下一步打算。
讓整個家庭過上好日子,讓母親不在辛勞是長久計劃,而何澤首先要做的就是不再讓姐姐走上前世輟學的道路。
當然姐姐何紫最終能不能考上本科他不知道,他需要考慮的隻是做好自己能做的。
姐姐要上的高中,何澤多少有些了解,甚至說很多普通高中都是這樣一種情況,分設重點班和普通班,學校重點培養重點班學生,而普通班相對而言不會投入太多的精力,說白了,普通班的意義已經不在教學上了。
所以,第一步何澤要送姐姐上重點班,而這需要一筆錢。很大一筆,對如今的他而言。
而之後不管姐姐考上什麼大學,他都想送她去上,當然這同樣需要錢,不過這個不需要現在考慮,何澤可以在高中期間慢慢想辦法積累。
目標已經很明顯了,暑期兩個月的時間,將近一萬元人名幣。很難,甚至說毫無頭緒。
但何澤要做一個行動派,在家裏想破腦袋也是沒有用的,而自己所處的小縣城何澤同樣不抱太大的希望。因此,何澤要去省城。
何澤的伯父就在省城工作,何澤也許可以以此為理由說服父母讓他去省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