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少年上山遇狼虎改(1 / 2)

寅時,天還很黑,就有一隻也不知是失眠還是發神經的公雞在村外打起鳴來,鳴聲到最後總是轉為嘶啞,然後戛然而止。

最近這隻生物鍾失調的神經病總會提前一個時辰打鳴,不過這倒影響不了熟睡的人們。

沒有了白天的喧囂,現在的尋龍鎮顯得非常寧靜。它南邊二三裏的地方有一個落鱗村,稀稀落落的有幾十戶人家。其中一處又小又舊的房舍,就是武虔的家。

武虔今年八歲,按理說正是在學堂念書識字的時候,可先生給的幾本書,武虔隻是翻翻就背得滾瓜爛熟。更重要的是他天生神力,六歲那年就能把他母親背起來滿屋走,麵不改色氣不喘,為了不引人注意,母親叮囑他不可在外人跟前顯露怪力。

因為家裏窮困,故而在武虔的一再央求下,母親才托人把他介紹到鎮上唯一的鐵匠鋪當學徒。而且還不能耽誤功課,每天晚上依然要檢查他識字的情況。

一開始李鐵匠堅決表示收學徒的第一個標準就是必須達到十四歲以上,可是武虔卻輕而易舉的掄起三十六斤的大鐵錘在燒紅的鐵坯上連續敲擊,鐵坯由厚變薄,被疊了又疊,李鐵匠這才眼放精光,視為愛徒,大有就此傳為衣缽的意思。

昨天師傅李鐵匠受了風寒,讓武虔去抓藥。武虔聽藥童說現在藥店正在收購翡翠草。剛采的一斤六個銅板,曬幹後的一斤二十個銅板。這種翡翠草多長在落鱗村西十裏,龍尾山腳的雜草中,比普通青草略小,微微透明,晶瑩像翡翠一樣,故名翡翠草,有去燒退熱之功效。

藥買回來藥後師傅說要修養一陣子,過幾天再開張。所以正好武虔準備去采翡翠草看能換幾個銅板。

吃過早飯,同時也喂了家裏養的雞之後,武虔想了想,還是拿出紙,提筆寫下:

母親,孩兒因惦記恩師風寒,故去一望。天黑前回來,勿念。署名是不孝子,虔兒。

寫罷押在正屋舊八仙桌上,背了竹簍,裝上水袋,揣了兩塊幹糧出門了。

龍尾山上有妖獸出沒,因此山腳下村落裏的獵人們隻敢在進山二三十裏範圍內捕獵,不敢逾越半步。而更深的地方自會有修真練氣之人去探險曆練。

隱約聽他們說是今年元宵節京城上空有龍爭虎鬥,最後三條金龍全死,巨虎化作流光向西飛來,而落下的大概位置就是龍尾山。所以從那時開始來龍尾山曆練的修真之士更加多了起來,不過這些跟武虔卻沒有多大關係。

半個時辰後終於到了山腳下,這時已經日上三竿。左右看了看,北邊的雜草還多一些,於是順著山腳往北慢慢尋去。

整個上午的時間都在尋找翡翠草中度過,直到過了中午,武虔的肚子咕咕叫了起來。於是找了一塊大青石坐下,把竹簍摘下來用手估摸了一下大約有二斤。心想下午再找一斤就該回家了,不然娘回來發現我不在家肯定會急壞的。

雖然留了紙條,但武虔的本意就是自己趕在母親回家之前把紙條扔掉。讓母親看到紙條隻是下下之策。這樣就算母親回來發現武虔不在家,如果天不晚的話也可以再等會而不至於太擔心。一邊想著從懷裏取出早上的幹糧大口吃了起來。

兩塊幹糧進肚,取出水袋喝了一氣。忽然聽到西邊隱隱傳來野獸低吼的聲音,武虔一驚,聽聲音好像其中一個是狼發出的,但卻不敢肯定,因為住在山腳下,武虔經常遠遠聽到山裏狼嚎的聲音,但是如此相隔幾十丈的距離真真切切的聽到這低沉的嘶吼還是第一次。

另一個聲音好像從沒聽過,但在內心裏感覺又有些熟悉。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這聲音非常稚嫩。武虔雖然才八歲但也知道在這龍尾山上,兩種不同的野獸同時吼叫意味著什麼。

狼在武虔的印象裏是一種凶殘狡猾的生物,那麼它在和什麼野獸廝鬥?當下心裏便有過去一看的意思。

現在武虔所在的位置其實嚴格來說已經是在山上了。一般的小孩子哪有這樣的膽量在八歲的時候就獨自進山?就算有,在聽到野獸廝鬥的時候恐怕早撒腿跑了。

所謂藝高人膽大,武虔天生神力,再者心性遠比一般孩童沉穩。左右權衡之後,終於拎起竹簍順著山壁慢慢往上走去,而前麵的路麵也變得窄了起來。

近了!一塊兩人高的巨石擋在前麵,卻是沒有路了。但聲音卻更加真切!低沉的嘶吼,稚嫩的清嘯,就連蹄爪蹬地的聲音也清晰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