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人眼裏,用了不該用的水就是浪費,浪費水和其他資源是沒有修養的表現,是不道德的甚至可恥的事情。德國人節約用水的意識非常強,學校裏開設了節約用水的課程;家長教孩子在洗碗拖地時如何節約用水;在旅館、學生公寓及其他許多公共場所,都可以看見“節約用水”、“節約資源”等提示牌;許多家庭的衛生間裏貼著“刷牙或抹肥皂時將水龍頭關閉”的提示;在大型體育賽事、展覽會上,民眾要交押金才能享用主辦方提供的免費瓶裝飲用水,喝完憑空瓶換新的,或換回押金。德國人節約用水的做法由此可見一斑。
在德國,雨水利用率很高。德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世界各國就開始探索雨水資源合理利用。德國是歐洲地區開展此項工程最好的國家之一。德國的城市雨水利用方式有3種:
(1)屋麵雨水集蓄係統。收集下來的雨水主要用於家庭、公共場所和企業的非飲用水。法蘭克福的一個蘋果榨汁廠,更是把屋頂集下來的雨水作為工業冷卻循環用水,成為工業項目雨水利用的典範。
(2)雨水截汙與滲透係統。道路雨水通過下水道排入沿途大型蓄水池或通過滲透補充地下水。德國城市街道雨水管道口均設有截汙掛網,以攔截雨水徑流攜帶的汙染物。
(3)生態小區雨水利用係統。小區排水道建有滲透淺溝,表麵植有草皮,供雨水徑流流過時下滲。超過滲透能力的雨水則進入雨水池或人工濕地,作為水景或繼續下滲。
利用公共雨水管道收集雨水,經簡單的處理後,達到雜用水水質標準,便可用於街區公寓的廁所衝洗和庭院澆灑。如位於柏林的一家公寓始建於20世紀50年代,經過改建擴建,居民人數迅速增加,屋頂麵積僅有少量增加。通過采用新的衛生措施,並有效地同雨水收集相結合,實現了雨水的最大收集。從屋頂、周圍街道、停車場和通道收集的雨水通過獨立的雨水管道進入地下貯水池,經簡單的處理後,用於衝洗廁所和澆灑庭院。
另外,德國還製定了一係列有關雨水利用的法律法規。如目前德國在新建小區之前,無論是工業、商業還是居民小區,均要設計雨水利用設施,若無雨水利用措施,政府將征收雨水排放設施費和雨水排放費。
調節水價是德國政府推行節約用水的一個重要杠杆。德國水價由固定水價和計量水價兩部分構成,每立方米收費1.91歐元,是美國水價的數倍。水費高昂,人們不得不節約用水。在德國內陸地區,一些家庭打掃衛生時,一桶水先用來擦洗家具,再用來擦洗門窗、拖地板,最後用來衝馬桶。工業部門也設法提高水的重複利用率,降低水消耗。德國工業用水平均重複利用3次,大眾汽車公司生產用水可循環利用五六次。
日本節水從點滴做起
保護水資源、節約用水的觀念,早已滲入到日本人的日常生活和生產活動的實際行動中。
日本的廁所很注意節約用水,有很多地方衝洗廁所用的都是再生水。日本的水龍頭大多有伸手即出水的自動感應裝置,而且不少水龍頭像淋浴噴頭那樣通過許多細孔噴水,既可滿足洗手用水,又不浪費水。
在家庭生活中,日本人很注意節水。日本電視台曾播放過節水的節目,如洗完菜後要注意先關水龍頭,然後再把菜放好,而不是先把菜放好再來關水龍頭;做油炸食物後鍋裏沾滿了油,洗起來很費水,要先用紙把油擦淨後再用水洗,這樣既可以節約用水,又可以減少對水源的汙染。同時,吸了油的紙作為可燃垃圾,燃燒時可增加回收的熱量。總之,日本人節水意識是從點滴做起,從我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