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水幕憐進了豐澤園
李秘書出門以後,水幕憐就給水老爺子打了個電話,但電話一直沒有人接,所以她決定去一趟“豐澤園”
從從中南海的南門,順著南海西岸的馬路行至北頭,便會看到一個大院,正門上方所懸的黑色大匾上,雕刻著乾隆皇帝手書的三個金色大字“豐澤園”。
她剛準備往裏走,就有警衛攔住了她:“您好,請您出示證件。”
水幕憐哪裏會有什麼證件,寧海縣縣委副書記的工作證這會兒起不了半點作用。她也是當過兵的人,自然知道規矩。她跟警衛打了個商量:“可以給水首長打個電話嗎?或者你進去請示一下也行,你就說水幕憐回來了。”
也許是水幕憐的名字起了作用,都姓水,肯定有不少的淵源。在這裏當警衛的人,都不會太笨。他點了點頭,示意她在這裏等著,然後自己進去了。
過一會兒,他又回來了:“首長說,讓你進去。”
於是水幕憐被警衛領著,進了“豐澤園”。
豐澤園在北京市中南海瀛台之北……為兩組四合院式建築,青堂瓦舍、門麵精飾、環境高雅、風格別致,於清康熙年間(公元一六六二至一七二二年),相傳園前原有禾田數畝,園後種桑數千株。園內有頤年堂、澄懷堂、菊香書屋,園內頤年堂係院內主體建築,原名崇雅殿。頤年堂又稱崇雅堂、敘堂、頤年殿。
在這之前,水幕憐從來沒來過豐澤園。盡管她見過了大場麵,走在這院子裏還是有些劉姥姥進了大觀園的感覺。當然,這並不是說這院子有多華麗,而是這院子本身就有讓人震攝的力量。
她抬手在門上輕輕叩了三下。“進來。”門那邊傳來了一個頗有威嚴的聲音。
她對士兵點了點頭,忐忑地推開了門。打開門之後,水幕憐看到一個年過六旬的老人,象所有的老人一樣,有蒼白的發絲,有額頭的皺紋,但又與一般的老人不同。他那兩條濃黑的眉毛含著威嚴果斷,剛毅的額頭上蘊蓄著革命的智慧,一條條深深的紋路,顯示出戰鬥歲月的艱辛。最惹人注目的是,那曾經年輕的、英俊風發的臉上長著黑針針的連鬢胡子,深嵌在眼窩裏銳利如劍的眼神熠熠閃光。
他坐在椅子上批改公文。今年的他已經六十八歲了,五官容貌英俊,乍一看還以為他隻有五十出頭,不過鬢角的絲絲白發卻暗示著這位軍人早已多年鎮守一方。
“將軍好,我是寧海縣縣委副書記。現在向您報到!”水幕憐敬了個標準的軍禮,站在一邊。
“寧海縣?”頭也沒抬的他說了句:“寧海縣又闖了什麼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