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比的是誰是伯樂
沒有人知道那天趙正德與顧峰談了什麼,也沒有人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顧峰在當天就趕回了寧海縣,回到了房產局上班。一切就象從來沒有發生過。
倒是張家豪打了幾個電話過來,旁敲側聽想要知道些什麼,可是最終也是不得門而入。
外人還不知道的是,省內班子成員之間正進行一場如荼如火的戰鬥。
趙正德是個相當自律的人,幾乎沒有不良嗜好,不抽煙,酒也喝得節製。一般人認為,煙酒是官場的潤滑劑,即使第一次見麵的人,三兩杯酒下肚,也可以迅速變得熟絡起來。不會喝酒或者酒量不行的人,在官場就很難混下去,原因是你很難進入這個場的中心部位。
趙正德自然也是能喝酒的,酒量還相當驚人,不過,他處於現在這樣的高位,隻要他不喝,沒有人敢勸他的酒,整個江南官場,還真沒幾個人知道他的酒量。
同時,趙正德又是一個安靜的人,思考型的人,他從來都不疾顏厲色,也很少見他發脾氣,他永遠者都是一張平淡的臉麵對一切。到江南省快三年了,誰都沒見他使用過強權。所以社會上有一種說法,說他是一個軟麵團,意思是說他很懦弱。
在遊傑的心裏,趙德良的形象和人們公開所說,是完全不同的。彭清源認定,趙德良是一個極具政治智慧的人,他的性格,基本可以用兩句中國古話概括,靜如處子,動如脫免。他靜的時候,通常都在練書法,而他動的時候,執行力驚人,又不是那種雷霆之勢,而是四兩撥千斤的柔軟之力,是一種智力。
就如幾年前,他和趙正德都是副省長,恰好常務副省長職缺。兩人誰能上去,誰就可能是下一屆省長。中國的官員升遷機製,既不是西方的選舉機製,也不是古代的科舉機製,而是先秦時代的伯樂機製。千裏馬若想仕途順遂,就一定要自己去尋找那個屬於自己的伯樂。中國古話也說了,千裏馬常有,伯樂不常有,那麼多的千裏馬等著伯樂來挑選呢,而伯樂呢?既可以選千裏馬,也可以選八百裏馬,甚至可以選十裏馬,你需要怎樣的運氣才能被伯樂遇到?瞎貓碰死耗子的辦法肯定是不行的,你隻得自己去尋找。
趙正德和遊傑,誰是千裏馬誰是百裏馬,暫且不論,他們也深知,關鍵在於那個賞識自己的伯樂。而伯樂呢?他不能說賞識就賞識,他的伯樂名聲可是不能任意玷汙的,所以,他一定要選那匹看起來確實是千裏馬的馬。於是,這兩匹馬一麵要尋找伯樂,一麵又要做出讓伯樂賞識的政績,同時,還要想方設法讓競爭對手給人的印象根本不是千裏馬。
這一番明爭暗鬥,真可謂驚心動魄,兩人間多年來的貌合神離,也就徹底完結。一輪極其殘酷的競爭,以遊傑的失敗告終。
遊傑敗了,他敗得既不服又服。不服是他覺得自己比趙正德要出色得多,服卻是他很明白,自己所找到的那個伯樂和趙正德伯樂,說話的分量完全不在一個等級。嚴格說來,敗的不是他,勝的也不是趙正德,輸贏僅僅在那兩位伯樂之間。
趙正德當年找的那位伯樂,是水老爺子。
之前就說過了,趙正德有大智慧,知道他的職責所在,不是和遊傑爭一日之短長,而是主動和省長搞好團結,將這個班子帶好。所以他上任後,不僅沒有對遊傑進行打壓,而是向遊傑讓了一步,很多重要的事情交由遊傑去處理。他這樣做,並不是怕他,而是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鬥下去,肯定是兩敗俱傷,相反,如果和,不僅是兩人之福,而且,是整個江南省六千七百萬人民之福。
但是,遊傑並不這樣想,他時刻都在準備著翻盤。
但翻盤是需要時機與事件的,除此以外還需要雄大的財力。所以,他在這之前,曾經讓丁大山來了一趟省裏,但是很顯然,丁大山身上沒有他尋找的東西。
丁大山身上沒有不他想要培養的那支勢力,但是並不表示他就會任由趙正德將其鏟除,因為有了一個幹部的下台就有了另外一個幹部的上台。遊傑並不希望趙正德又培植另外一支屬於自己的勢力。據他所知,這次與其抗爭的那個顧峰,與水家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